[实用新型]多能灸疗头无效
| 申请号: | 90210749.6 | 申请日: | 1990-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19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5-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伏生;刘洪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伏生;白光增 |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H33/00 |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 代理人: | 庄益利,杨金海 |
| 地址: | 25001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能 灸疗头 | ||
本实用新型多能灸疗头属理疗器械。
针灸防治疾病是我国古老医学的宝库,流行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并已被国外所重视。灸疗具有广治百病和保键长寿的功能,它疗法简单,药源易得(以艾绒为主)。疗效可靠,但因艾条点燃时产生烟气,且需医生手持操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稍不注意,易引起灼伤 贵重药等因用药量大,费用也较多,故在病床上的阻力越来越大,影响传统的古典医术之发展。近年来,我国与日本的灸疗器械研究比较活跃,前期有北京皇后康复医院研制的“立体多功能艾灸机”,仅用两条折伸支臂夹持艾条。近期有黑龙江中医研究院的“电燃艾灸器”、渐江的“微电脑多功能灸疗仪”是用药纸代替艾条。应用化学反应产生温热灸穴的日本专利有昭和58-1776,58-22055,58-75546技术制成的“远红外温灸器”是用艾绒等灸法,用药中提炼出膏油(提取率<10%)涂于穴位,再用电热红外线辐射头灸疗穴位。山东省医疗器械研究被批准的专利“电热恒温药灸装置”(86202068)也获得了1987年南斯拉夫萨格勒布第十五届国际博览会的优秀发明奖,突破了灸则必燃的思路,将原质艾绒与多种适症草药,置于燃点之下的恒温施灸,使无烟尘、无烧灼之患,耗药量低,有红外辐射功能等,但还存在针灸分离,偶而易触电与用药量还可减少的弊病。
本实用新型多能灸疗头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针灸同步进行、绝对不易触电、用药更为经济、温热快的无烟尘灸头,用于各种灸疗器 是86202068专利的改进。
一种可装用于各种支座,满足家用或医院、单次或多次灸疗用的多能灸疗头,其结构与工作原理简述如下,置于灸头中心处的热源片[15]用双面有镀层PTC半导体陶瓷材料制作,通过上下两片夹持的电源引片[14]引入AC 220V电源,五分钟后可自动达到恒温点(<250℃)在下电源引片与导热杯[17]间有起绝缘作用的人造云母片[16],它选用耐热性能>600℃的新材料,灸头中心处为导管[3],它与上电源引片上面的压片[11]均用绝缘及耐高温的聚四氟乙烯制作,通过螺纹调节压力,保证电源引片与热源片的可靠接触,同时减少了不需要的后向导热,提高了安全系数(原专利中用金属制作),杯底带孔的容量为2-3克的铜制药杯[2]可放入予压成型的各种药饼[5](可对症用药,且可比86202068专利的药杯浅,它通过螺钉[18]与压环[19]压持于杯座[3]上,在热源片作用下经导热杯的传递使药杯内药饼温热恒温(予热时间仅为原1/3)。药气与热量一起从具有保温和防止药物散失的前胶罩[1]中传出灸于指定的穴位上,药饼也可用姜片、蒜片等代替,形成隔姜灸和隔蒜灸等,灸头的上部有后盖[10]将保温材料[12]石棉或珍珠岩等封于灸头后部和四周,减少热量散失,降低耗电量,后盖板外设置保安与隔热用的保安罩[8],便于手持灸头定位施灸用,可用塑料制作,后盖板的中心外设置后孔盖[9],盖上时用于温和灸和隔物类,取下时,银针可从导管中刺入皮股,使针灸并用,即传统的温针疗法,如引入图3中的软管[25],导入气流(或吹气)即为传统的泻法施灸(药物速燃),当灸头温度达最高恒温点后,关闭电源,即得“艾火自灭”,逐步对施灸穴降温,使具补法施灸的目的。为方便于在各种灸疗器上应用,灸头上部设置有内部通过电源线[4]的夹持支架[7],电源线与电源引片接通,灸头可在夹持支架上转动。
本实用新型以传统灸法的实质为据,将灸法用原质中草药在燃点之下恒温加热,取代点燃中药的传统灸法,简便理想的克服了传统灸法在用法上的多种缺点,并且继承发扬了多种传统灸法,有利于得到更高的疗效,推动灸法的普及应用。技术上应用了以热源材料为主的几种新材料与浅化了药杯,以药饼代替药物,在结构设计上具有体小价廉,使用方便,耗药量低,针灸同步,实用性强的特点,且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规格与型号(如多头灸疗器等)的灸疗器上。
图2、3也可作为多能灸疗头的实施例:
灸头按于带开关与指示灯的塑制手柄上即成手持式家用多能灸疗器。用于自灸或保键长寿灸。如灸头按于带万向球与折臂及通气软管与风机的基座上,可制成双灸头或多灸头的多能灸疗器。用于国外110V电压上只需略改电路即可。
附图1为多能灸疗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1-2为夹持支架处结构图。附图2为手持式家用多能灸疗器外形图。附图3为台式多能灸疗器外形图。其中:1-前胶罩,2-药杯,3-杯座,4-电源线,5-药饼,6-导管,7-夹持支架,8-保安罩,9-后孔盖,10-后盖板,11-压片,12-保温材料,13-主壳体,14-电源引片,15-热源片,16-云母片,17-导热杯,18-螺钉,19-压环,20-灸头,21-指示灯,22-手柄,23-开关,24-插头,25-软管,26-底盖板,27-折臂,28-万向球,29-调压环,30-风机,31-基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伏生;白光增,未经王伏生;白光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07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