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板双烧炉无效
申请号: | 90210055.6 | 申请日: | 1990-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0528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8-15 |
发明(设计)人: | 孙孟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孟奎 |
主分类号: | F24H9/18 | 分类号: | F24H9/18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董玉良 |
地址: | 辽宁省铁法市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板 双烧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燃烟煤散烧炉具,是一种隔板双烧炉。
现用的炉具多使用下燃方式,这种燃烧方式不仅浪费煤,而且还因燃烧过程大量排放烟尘而污染空气,是社会的一大公害。特别是立式的小型锅炉,而现有的立式半煤气炉、双层炉排炉和反烧炉有的虽然也是上燃方式,但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无烟、无尘和节煤效果,而且还存在着炉体结构复杂、操作困难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反烧炉不能连续燃烧,而烟煤散烧下燃的烟尘污染严重、热效率低等缺陷,所提供的一种上燃式烟煤散烧的隔板双烧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这种炉主要是针对现有的立式小型锅炉以及茶炉中炉的部分所进行的改进,至于锅的部分仍沿用原有结构。该炉改进的主要特点就是将现有的一个燃烧室、一个炉膛,改为双室双炉膛和辅设二次风结构。双炉膛是将炉排制成左右两(或称半)个炉排构成。并且用手动可将炉排上的灰渣翻卸下来。在两炉排之间,沿炉体内的纵向设有一个隔板,就是该隔板将一个炉膛构成两个炉膛。在炉膛的外圈,即炉膛与炉体内壁之间还增加了一圈二次风壁圈。而在炉膛、隔板以及二次风壁圈的上部,便是一个沿炉体内壁环绕的环形聚热盖,也就是该聚热盖又将该炉从横向在内部分为上下两个燃烧室。
下面根据附图来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应用在立式火管锅炉上的隔板双烧炉示意图。
图2是应用在薄铁茶炉上的隔板双烧炉示意图。
图3是应用在生活取暖炉上的隔板双烧炉示意图。
如图1所示:这种立式火管锅炉的炉体1是由两部分组成。上部为锅,下部为炉。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主要体现在炉子部分,而锅的部分仍保持原有结构。炉的部分改进主要在以下几点:炉排2是由左右两个(也可以称两半)炉排构成,两炉排可对称设铰链或铰轴,只要用手搬动设在炉体1外部手柄3,便可将炉排2上的灰渣翻卸到炉排下面的灰室。在两个炉排之间设有一个象隔壁墙似的隔板4,通过该隔板把炉排之上的炉膛从内部沿炉子纵向分隔成两个炉膛,这样左右两个炉排上面便对应着两个炉膛。隔板4的高度因炉型而异,它是根据每炉膛煤所需的燃烧时间(或称一炉膛的燃烧周期)而确立的。该隔板是由耐热铸铁制成,并且板芯中间通风,从隔板下端的灰室,空气可从板内流通到板上端的炉内,使空气直接供给炉膛上部,以补充上燃时以及炉膛上面的挥发物燃烧时的氧含量不足。在炉膛的四周(即靠近炉体1的内壁)设有一圈二次风壁圈5,二次风壁圈是由铸铁或用钢制成的若干连在一起的通风小风道,并由这些小风道环绕排列在炉体内壁而形成通风夹壁墙。壁圈5的下端与灰室相通,而上端略高于隔板4,它的存在不仅使经过炉膛的二次风受到加热而帮助烧掉炉膛中煤燃烧时产生的挥发物,起到消烟作用,同时还能隔开火焰与炉体冷水壁的直接接触(当然如图3的炉型便没有此功能),克服火焰中挥发物因失掉温度而不能燃烧的缺陷。在隔板4和壁圈5的上部便是聚热盖6,它是用耐火砖(较大炉子)或耐火泥料沿炉体1的内壁修砌的一圈凸出来的环形隔层,它将炉内从横向分为上下两个燃烧室,聚热盖以下至炉排的为第一燃烧室,聚热盖之上的为第二燃烧室。
图2和图3的结构及燃烧机理与图1基本相似,只是将隔板双烧炉应用在不同的炉型上,在就不做进一步叙述了。
下面依据本炉的上述结构,谈谈这种隔板双烧炉的燃烧机理。该炉是一种上燃炉,可烧散烟煤或煤球。点火前从炉门(可根据需要设一个大炉门或二个小炉门)将煤和炉渣分别装满在两炉膛内,装炉渣的应尽可能以不透气为好。先从上面把装煤的炉膛点燃,当煤从上燃到炉排时,再将装炉渣炉膛中的炉渣用手柄翻卸到炉排下面的灰室(也就相当于燃尽的灰渣),并复位、装煤、拨火点燃。这样两炉膛分别相差半个燃烧过程,也就是如果一个炉膛正在由上向下燃烧煤炭中的挥发份时,而另一炉膛则是正在由下向上燃烧煤炭中的固定碳的过程,这就是本炉反复、交替作业的双烧。而本炉双烧还有另一含义:在第一燃烧室的固体煤,在获得从炉排下面供给一次风时,便基本在煤层中耗掉了有效氧。这就使得在第一燃烧室产生的混合挥发物及因缺氧而未燃的气体随气流进入第二燃烧室。因此,隔板及二次风壁圈所提供的二次(已被加热的)风便带着聚热盖反射的热量进入第二燃烧室,并以二次供氧助燃来达到消烟之目的,所以说该炉的双烧又可从两个燃烧室的不同燃烧对象来理解。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具有良好的连续燃烧性及消烟、节能之功效。它不仅适于从工业到生活的各类立式炉,而且具有对各种煤质适应性强及炉温稳定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孟奎,未经孙孟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100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节能气火锅
- 下一篇:多功能表式加压输血输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