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盲人预警手杖无效
| 申请号: | 90209829.2 | 申请日: | 1990-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725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7-31 |
| 发明(设计)人: | 庄群;吴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群 |
| 主分类号: | A61H3/06 | 分类号: | A61H3/06 |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金志云 |
| 地址: | 吉林省长春市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盲人 预警 手杖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类,特别是提供一种盲人行走的辅助工具。
目前,盲人在行走时多半手中执一根探路之用的竹杖或木杖,这竹杖或木杖也仅是普通的木棍或竹杆用来触点地而以。现市售的手杖(拐杖)基本上只是在形式上有些变化,虽有一些增加了某种功能,但能对前方一定范围内遇有障碍物进行报警(提示)的功能手杖尚未见有出售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一定距离范围内遇有障碍物时,可向使用者报警的手杖。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带有手柄的杖杆,在手柄上安有蜂鸣器、电源开关、距离调整键、发射窗、接收窗及在手柄腔内装有由电源、接收部分及发射部分构成的电气部分所组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报警准确、及时,报警距离可调有一定的立体空间范围,并且具有重量轻、耗电省、使用方便等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气方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气原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见图2,3,本实用新型的电气部分是由发射、接收及电源三部分组成。发射天线(振荡腔)向前方一定区域发射一固定频率fo的电磁波,当遇到障碍物时发生反射,由于相对运动而产生多普勒效应,反射波频率变为fo±fd经接收天线(混频腔)后混频,输出fd信号,经放大、延时。比较等信息处理电路来控制蜂鸣器报警。即fd经C1耦合至T1(上1/2T1)的同相端进行放大,这是一个同相交流放大器,由W1,R8,C5构成负反馈网络,调整W1的数值,即可改变其放大倍数,C6为相位补偿电容,由R3,R4,R7组成的分压偏置电路,向其提供输入偏置电流,C2为旁路电容。由T1(下1/2T1)等构成二阶低通滤波器,其中R12,C8,R10,C4构成二阶RC滤波网络,R11为负反馈电阻,R5,R6,R9组成偏置电路,提供偏置电流,C3为旁路电容,R13为阻尼电阻,用来防止振荡。加滤波器的目的,主要是考虑到盲人在步行中,遇有静止障碍物(如:柱子、墙、坑等)的报警问题,因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米/秒,根据多普勒效应知fd在100Hz左右,加低通滤波器,可防止过高频率进入,(如行驶的汽车等,这些目标盲人可通过听觉及时发现),避免盲人在行进中报警次数过多。由T2等组成电压比较器,使信号通过其后变成开关信号,用来控制后面开关电路,其中R17,C12构成正反馈网络,W2,R16提供比较电位,改变W2,就可改变门限电压,C11为耦合电容,R15,W2,R18组成偏置电路,提供偏置电流。由BG等构成开关电路,此电路控制继电器J动作,使蜂鸣器发出报警信号。(蜂鸣器电路略)其中R21,R18为偏置电阻,C10为旁路电容。R20,D2(发光二极管)K1构成检测电路,平时 K1处于断状态。D3为续流二极管,用来保护BG,C7,R14,R13构成型滤波器,以防止电池电压过低时,由于其内阻增加而产生自激。R1,R2构成分压电路,向混频腔提供工作电压,D1为限幅二极管。振荡腔激励电源由电池直接提供。整机电源为9V。电器件的采用具体可见图中所示。
见图1,本实用新型是在手柄(1)下连有杖杆(7),在手柄的顶端安有蜂鸣器(2),在手柄的前部上、下分别开有发射窗(3)接收窗(4),电源开关(5)及其距离调整键(6)装于手柄的侧面,在手杖的柄腔内装有电器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群,未经庄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98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功能电工照明开关
- 下一篇:无电源变压器的黑白电视接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