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抽油光杆密封器无效
| 申请号: | 90204313.7 | 申请日: | 1990-04-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18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0-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绪炎;刘昌明;唐新华;符彦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汉石油学院 |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33/10 | 
| 代理公司: | 石油工业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熊成香 | 
| 地址: | 434***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油光 密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有杆抽油井上的抽油光杆密封装置。
在油田现场生产中,抽油光杆密封器安装在采油井口,用于防止原油随抽油光杆的上下运动而向外渗漏。油田现场通常使用的常规式抽油光杆密封器,是将密封器直接固定安装在井口的,但由于抽油光杆在上下运动的同时,也伴随产生一定方向的水平位移,即“摆动”。当使用常规式抽油光杆密封器时,“摆动”使抽油光杆与密封圈之间的运动摩擦阻力增大,密封圈急剧磨损,使得原油向外渗漏,必须停机更换抽油光杆密封器。因此,常规式抽油光杆密封器的使用寿命较短。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专利局89220279.3号专利申请提出采用由挠性材料制成的软管安置在井口和密封器之间,使得密封器跟随抽油光杆“摆动”,以减少抽油光杆与密封圈之间的摩擦。这种跟踪式抽油光杆密封器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减少抽油光杆与密封圈之间的摩擦,延长密封器的工作寿命。但由于是采用挠性材料制成的软管,抽油光杆的长期“摆动”使得软管容易产生断裂,而降低密封器的工作寿命,且这种装有软管的密封器不能承受特殊情况下井下液体产生的高压和超高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抽油光杆密封器,使之能随抽油光杆同时产生同方向的位移,以减少抽油光杆和密封圈之间的摩擦,并能承受洗井或地面输液管堵塞而产生的高压和超高压,延长密封器的使用寿命,保证安全生产,提高抽油机的系统工作效率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要点是:在抽油光杆密封器中设置有两端带球面的空心球铰体(9),球铰体的下端置于下球铰座(12)与下球铰盖(11)之间,球铰体的上端置于密封圈盒(6)与上球铰盖(8)之间,下球铰座与井口固定连接。由于球铰体的上下两球面可以在球铰座内自由地晃动,所以密封圈盒也可以跟随抽油光杆产生同方向的水平位移。为了防止原油沿球面缝隙向外渗漏,在球铰体的上下两端球面上分别安置有O型密封圈。另外,在球铰体的外侧设有外套筒(10),在外套筒的上端开有若干孔眼,卸载销(5)穿过孔眼固定在密封圈盒上,卸载销可以在孔眼内自由地晃动,当抽油光杆上下运动时,抽油光杆传递给密封圈盒的负载通过卸载销传递给外套筒,再经过外套筒传递到井口,以减少球铰体和球铰座的载荷,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抽油光杆密封器,与现有的抽油光杆密封器相比,具有工作寿命长,能承受井底高压,保证安全生产,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为压帽;(2)压盖;(3)密封圈;(4)垫片;(5)卸载销;(6)密封圈盒;(7)O型密封圈;(8)上球铰盖;(9)球铰体;(10)外套筒;(11)下球铰盖;(12)下球铰座。
实施本实用新型,球铰体可用内径为60毫米的无缝钢管或其他管材,管的两端联接直径为100毫米的球面,也可以用圆钢直接加工成两端带球头的中空管子,在球面上切割一个或多个O型密封圈槽,装上O型密封圈,再将上下球头分别置于上下球铰座内,然后用上下球铰盖盖上,使球铰体联接于密封圈盒和井口之间,便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汉石油学院,未经江汉石油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43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多功能采油井口装置
- 下一篇:限电节能和温控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