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幕帘支承架无效
申请号: | 90203065.5 | 申请日: | 199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09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开明 |
主分类号: | A47H1/02 | 分类号: | A47H1/02;A47H5/02 |
代理公司: | 鞍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桂芝 |
地址: | 114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支承 | ||
全自动幕帘支承架可广泛应用在各种建筑物需要安装幕帘的予留洞口上,也可使用在各影剧院的舞台洞口上,会议室以及家庭;沙盘一类的洞口上有它的应用价值。
目前现有的窗帘架有下述缺陷:
1、外壳设计不十分合理,在外壳承受均布载荷上忽略了动载荷和各种幕帘重量,幕帘开启后尚不能理想的紧凑的在支承架的两端和闭合后搭接处不美观。
2、现有产品的幕帘搭接处的结构方式是采用不均等受力的横担梁吊载,结果出现搭接处幕帘下垂不均,对缝不垂直舒展,幕帘堆折,搭接不严等现象。
3、现有产品的设计
均把传力的皮带或者是传力的绳索的作用单一使用,这样一来无工作受力和无约束状态存在时,皮带由于自重因素会自然掉出轨道,如果将这种结构应用于曲线运动的轨道上,则在无约束状态存在下的皮带不但会越出轨道,而且会形成自己的直线受力状态,使工作无法进行。
4、现有的产品无论是手动还是电动的都是以目测和手臂拉动或按动开关完成,由于控制疏忽会发生对接相撞等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幕帘支承架,该支承架可承受幕帘较大的自重,驱动幕帘按要求实现匀速开启和闭合的动作。该产品不仅解决单层幕帘运动,而且解决双层以上的幕帘运动,特别是能解决半径不小于100毫米的曲线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全自动幕帘支承架是以长方体矩形截面为主体的箱式结构,其内具有轨道、动力部分、走行机构、中方轴车等构成,端盖1扣在壳体2的两端,壳体2与走行机构均插入壳体燕尾槽内,走行机构由中翼板20、轨道、动力、传动力部分互相连接,其中轨道11搭接处轨道8通过沉头螺钉连接在中翼板20下面板上,动力部分电机5通过电机输入轴12连接在减速机4的上部,电机5和减速机4又置于中翼板20的上部,动力部分的传递通过绕在动滑轮3的塑胶皮带10传给滑轮6,同一轨道11内的中方轴车通过挂勾18,金属链19相互连接,每一根轨道11内的中方轴车的前一个中方轴车与通过自身孔心的皮带10用吊环17紧箍,同一轨道11内最后一个中方轴车通过挂勾18固定在轨道11端处,支承架上的幕帘在具有走行机构的壳体内,随着中方轴车沿着轨道运动,由于该新型轨道搭接处是采用了结构特殊的两条开口向下的方形轨道相搭接,就使原来的靠幕帘自身的牵引相互拉推,按直线轨道完成动作,改变为靠定长的金属链、挂勾将中方轴车连接起来,主要通过壳体内的走行机构及中方轴车来实现幕帘开启、闭合,在运动过程中,采用带变速机的交直流两用微型电机做为驱动力,当电机工作时带动微型皮带运动,此时皮带绕过被动轮直接牵引着中方轴车运动,中方轴车负载着幕帘沿着轨道运动,幕帘的闭合工作就是中方轴车的相向行驶,反之则相背行驶,幕帘运动靠前一个中方轴车上安装的补增拉链(金属拉链)拉动后一个中方轴车运动来完成,而不是靠幕帘的互相拉动;幕帘的开启是中方轴车的相背行驶,幕帘运动是靠前一个中方轴车负载着幕帘推动后一个中方轴车的依次退运动的。开启或闭合的位置均由微型行程开关控制,所以既能按预定的行程工作,又能保证自动停止运动。由于力的产生主要由减速机传递的,扭转力是平稳的,所以实现了全自动依次等距离的开启和闭合的匀速运动。
整个轨道搭接形式就更新了其它产品对接处的结构形式,使其更实用、更新颖、更具有创造性。
该产品的使用效果:
1、工作时可驱动幕帘平稳运动,无噪音,能耗小,操作简便,能自动按着人的要求完成规定的动作,并能任意定位,能绝对起到隔闭,开展的装饰和掩饰作用。
2、寿命长,与其它类式产品相比,变异形截面为规整的矩形截面,抗均布载荷能力增强,由于采用了滚、滑动相结合方式,运动时各部件都不受冲击载荷,提高使用寿命。
3、幕帘的下垂姿态美观,该产品的幕帘由于不受传动拉力影响,所以自然下垂就必然是松展的。
4、该产品用不着目测和手动联合控制,在制造时按着一定运动距离安装行程开关,使用时只要按一下起动开关,幕帘就开始动作,当运动到指定位置时自动停下,使用起来极为方便。
发明的具体构造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全自动幕帘支承架结构剖示图
图2:燕尾槽A点放大图
图3:限位行程开关放大图
图4:中方轴车在轨道内排列形式
图5:中方轴车互相连接结构剖示示意图
图6:走行机构结构连接图
图7:中方轴车结构示意图
图8:中方轴车主视图
图9:中方轴车俯视图
图10:中方轴车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开明,未经张开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30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