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滑具无效
申请号: | 90202103.6 | 申请日: | 1990-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81U | 公开(公告)日: | 1990-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来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来利 |
主分类号: | A43C15/06 | 分类号: | A43C15/06 |
代理公司: | 国家机械委军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东升 |
地址: | 北京市门***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滑具。使用时,可将防滑具用带子固定在鞋底,用于冰上、雪地以及爬山等所用的防滑工具。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防滑用具,如蹬山运动员穿的蹬山鞋,也就是通常所称的“钉子”鞋。这种鞋是采用在鞋底上固定钉状物体的拒滑齿,用以防滑。这种鞋的防滑性能固然不错,但是只限于爬山时使用,而且造价高。这样对于日常生活中用以防滑(如雪地、冰上等)时就不太适用。另外一种防滑形式是在鞋底上刻上各种花纹,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穿的鞋。但是这种鞋的防滑性能不太理想,尤其是在雪天,路面很滑,一般的鞋随时都有使行人滑倒的可能。尤其是老人和儿童,在雪天就更感到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冰上、雪地行走,以及爬山时所使用的防滑具。这种防滑具结构简单,在使用时,只是将其固定在生活用鞋的鞋底上,非常方便,而且防滑性能好,可与“钉子”鞋相比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可以用硬质材料制成,其整体结构为一个角形(“∠”)支承体,在其顶角和二边的端点处,分别打有三个小孔,可供系带之用。在角形支承体的底面有若干用以防滑用的拒滑齿。其角形支承体的顶角既限位角的角度为:25°~35°。此角度范围附合人机工程的要求,使用时无不适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一步完善。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可以采用塑料注塑而成,也可以冲压成金属制件,均可以一次成型。
本实用新型共有4幅附图,其中:
图1.为防滑具的结构示意图,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亦可做说明书摘要的附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注塑成形的防滑具示意图;
图4.为冲压成形的防滑具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如图3所示,采用注塑而成。其定位角为30°。两个边长可以依据人们所穿的鞋的大小而定。以便形成尺码不同的配套产品,供不同大小的鞋配用。定位角采用30°,附合人机工程的要求。在使用时,防滑具分别安装在鞋的前脚掌处,其定位角在脚的姆指一侧。这样人在行走时,保证不板脚。拒滑齿11等可以做成直径为8毫米,高为8毫米的圆锥体。三个带有系带用小孔10、12、13的端部向上翘起,其翘起的角度在80°~90°之间,这样既可以方便系带,又可以卡住鞋底,进一步起到固定的作用。
实施例2如图4所示,采用金属冲压一次成型,金属可为钢板,其厚度在3毫米左右,或采用铝合金。其形状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拒滑齿15等是等边三角形状。在冲压时,将支承体表面冲压出若干个一边与支承体相连接的倒三角。三个小孔14、16、17为系带所用。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在材料的选用和制做上,可采用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或材料。只是在支承体1的两个边上,采用镙栓2、8与滑槽3、7来限制其长度。仅举其中一边为例,将其做成可分离的两部分,各部分上分别有大小相等的长形滑槽3。将两部分用镙栓2连接。在调整长度时,松动镙栓2,调至适宜的长度后,再将镙栓2拧紧。这样就可以做到大小通用。拒滑齿4等可采用倒圆锥形或三角形,三个系带用的小孔5、6、9与其他各实施例相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首先,由于防滑具不象“钉子鞋”那样是专用产品,只用于爬山,在日常生活中,则不可能使用。而防滑具在用时可以很方便地装在鞋上,不用时,卸下来,不影响生活用鞋的使用,因此,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再有,防滑具的设计合理,其限位角是按照人机工程的要求而选定,因而,穿带时没有不舒适的感觉;另外,防滑具的结构简单合理,具有通用性,而不受鞋的大小限制,并且防滑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所以,本实用新型极易推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来利,未经李来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021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