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度为8000kg/m3的合金材料无效
申请号: | 90107216.8 | 申请日: | 199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23B | 公开(公告)日: | 1991-11-13 |
发明(设计)人: | 裴玉吉;王庆琛;谢云鹏;孙瑞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开发公司;山东省蓬莱县天平配件厂 |
主分类号: | C22C19/05 | 分类号: | C22C19/05;G01G21/26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耀山 |
地址: | 10001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度 8000 kg m3 合金材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金材料,特别是密度为8000kg/m3的合金材料。
当前,我国制作的砝码所用的材料,有黄铜、1Cr18Ni9Ti不锈钢、锻钢、铸铁等材料,各种材料之密度,不是小于7850kg/m3就是大于8400kg/m3与OIML(国际法制计量组织)的国际建议No.33所提出的统一约定密度值8000kg/m3相差较大,国外方面,即以1990年由联邦德国进口的E1级1kg砝码而论,实测其密度值,也仅达到8049kg/m3,仍然偏差较大,从而使用这些材质制做的砝码,在计量中,引入了空气浮力误差,根据国家砝码检定规程规定,对于等砝码,如果该浮力误差超过检定精度的1/5,或对于级砝码,超过质量允差的1/5,则必须进行空气浮力误差的修正,而这种修正,非常繁琐,费时费力;此外,现在制做砝码之材料,其硬度低,即以上述材料中硬度较高的不锈钢为例,其硬度HRC仅略大于10,容易划伤,上述材料均带有较大磁性,即使经过退磁处理,如所谓退磁不锈钢1Cr18Ni9Ti,在高精度电子天平上,也会发现有明显的磁性影响而产生误差,而且这些砝码用料均不够耐腐蚀,所以迄今使用的制做砝码用料,很难满足使用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制做砝码用料,它的密度,基本符合8000kg/m3的规定,并且磁性小、耐腐蚀、硬度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金属铬JCr1、镍板O#Ni、钨条TW-1、金属铝AOOO、1级海绵钛按重量百分比顺序各占31.5-32.5% 59.8-58.3%,4.2-4.9%,3.0-3.2%,0.95-1.05%放入真空度为1.33×10-2Pa的真空感应电炉中冶炼。锻造时其加热制度为≤800℃装炉,升温速度为<200℃/小时,当加热到1150℃±20℃时,保温>2小时,终锻温度>950℃,锻成锭块,然后将该锭块经1200℃×1小时的水淬固溶处理,使其材质均匀并消除磁性,即得到密度基本为8000kg/m3之合金材料,当用来制做砝码时须在粗加工后再经过650~700℃×1小时以上时效处理。即可得到符合使用要求的砝码材料。
该材质之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如下:
密度:8000±8kg/m3
磁化率μ:<1.0006
硬度:HRC≥40
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Cr 31.5-32.5%
W 4.2-4.9%
Al 3.0-3.2%
Ti 0.95-1.05%
C ≤0.01%
Si ≤0.05%
Mo ≤0.05%
S ≤0.001%
P ≤0.001%
其余为Ni。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下:
将JCr1 16kg,TW-1 2.3kg,AOOO 1.6kg,1级海绵哚0.5kg,O=Ni29.6kg放入真空度为1.33×10Pa-2的真空感应炉中冶炼;在锻造时装炉温度为800℃,升温速度180℃/小时,加热到1150℃时,保温3小时,终锻温度>950℃,然后将锭块经1200℃×1小时的水淬固溶处理后,再经680℃时效处理10小时,所得材料,经过测试,结果如下:
物理性能:
密度:7.997kg/m3
硬度:HRC>45
磁化率:μ<1.0005
经化学分析其重量百分比为:
Cr 32.1%
W 4.8%
Al 3.2%
Ti 1.0%
C <0.01%
Si <0.05%
Mo <0.05%
S <0.001%
P <0.001%
其余为Ni。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与现有最好的用来制作砝码的1Cr18Ni19Ti不锈钢材料对比如下:
本发明 1Cr 18Ni 9Ti不锈钢
密度 8000±8kg/m37850kg/m3
磁化率μ <1.0006 <1.005
硬度HRC ≥40 >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开发公司;山东省蓬莱县天平配件厂,未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开发公司;山东省蓬莱县天平配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72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乳浊液法制备氧化锆粉末技术
- 下一篇:印刷线路板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