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木窗帘片表面木纹立体化之制造方法及其制品无效
| 申请号: | 90107192.7 | 申请日: | 1990-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84C | 公开(公告)日: | 1994-03-16 |
| 发明(设计)人: | 黄致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致良 |
| 主分类号: | B27M1/08 | 分类号: | B27M1/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宏祥 |
| 地址: | 香港高士打道***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木窗 表面 立体化 制造 方法 及其 制品 | ||
本发明有关一种木窗帘片表面木纹立体化的制造方法及其制品,特别指一种借助喷砂方式使得木窗帘片体表面形成立体木纹的方法及其制品。
目前市面上所售的百叶窗帘,因其使用方式可视情况任意改变,故消费者相当喜爱,但因其由塑胶材质制成,外观所予人的质感较为普通、一般化,生产者为提高百叶窗帘的美感,以及提供一高品味、质感好的百叶窗帘,遂改用以木材质来制成百叶窗帘,但该种木窗帘片在经过裁片、涂装后,外观给人的质感仍与塑胶材质一样,并未能真正显露出木材质原本具有的价值感。
生产者为了使木窗帘叶片在制造完成后能显露出木材质本身所具有的木纹质感,真正达到提供消费者一种高品味、质感佳的木窗帘目的,在木窗帘片裁片成适当大小及厚度后,将木片放入强酸或强碱中受腐蚀,利用木材质本身因年轮的形成使得材质软硬不同的特性,使强酸或强碱在木材质较软的地方腐蚀较深,在木材质较硬的地方腐蚀较浅,从而在木片表面形成深浅不一的木纹,当木片受腐蚀至一定程度时,再将木片由强酸或强碱中拿起,经清水清洗后再将木片进行涂装。
利用木材质本身所形成的年轮其每一层质地软硬程度不同以及强酸或强碱的腐蚀特性,可在木窗帘片表面腐蚀出自然的立体木纹,但此种利用腐蚀以使木窗帘片产生木纹的方法具有下列缺点:
(1)易发生危险:如前所述,利用强酸或强碱腐蚀木窗帘片以使木窗帘片表面产生立体的木纹,在制造过程中一不小心强酸或强碱对工作人员很有可能产生腐蚀伤害,因此该制造方法具有危险性。
(2)涂装不易:如上所述,木窗帘片在经过强酸或强碱腐蚀而于表面形成立体木纹后,木窗帘片将经过清洗处理送至涂装,但腐蚀过的木窗帘片尽管经过清洗其表面仍余留有强酸或强碱,而使得涂装颜料无法附着于木窗帘片上,或者使木窗帘片上的涂装颜色因强酸或强碱的影响而改变其色彩等,总的,现有的以强酸或强碱腐蚀木窗帘片的方法使得木窗帘片具有涂装不易或无法涂装的使用缺点。
在智利专利602297中揭示了一种采用钢刷对木板表面进行处理的方法,它包括用运动的钢刷对移动的木板表面进行研磨,接着经刷净处理刷除木板表面上碎屑等杂物,从而完成木板表面木纹的立体化。但由于用钢刷来研磨木板表面,因此会毫无选择地损伤木板表面,也会对木板的年轮纹造成刮痕,导致永久损伤木板表面。另外,对于本身有凹凸面的木板,钢刷的研磨深度就不相同,不能得到质量均匀的立体化木纹效果。
有鉴于此,发明人乃积极研究木窗帘片表面木纹的产生方法,经过多次的试验及改进,再配合多年生产窗帘片的经验,终于研究出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木窗帘片表面木纹立体化的制造方法,不会永久损伤木板表面,可适应于软硬不同的各种木材,并且对于具有凹凸面的木片同样能得到均匀的质量效果。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木窗帘片表面木纹立体化的制品。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木窗帘片表面木纹立体化的制造方法,它包含有裁片处理、喷砂处理、刷净处理及涂装处理等步骤;其中:
将具有年轮的木材首先经由裁片处理裁制成具有适当大小及厚度的木窗帘片,然后送经喷砂处理研磨出自然的立体木纹,接着经过刷净处理刷除木窗帘片上所附着的木屑及砂石后,送至涂装处理,而完成木窗帘片表面木纹的形成与木窗帘片的制造。
为达成本发明上述目的,兹举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流程方块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外观构造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喷砂处理步骤的构造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流程方框图,由图所示可知,本发明首先将木材经过裁片处理1裁成适当大小及厚度的木窗帘片后,接着进行喷砂处理2,以形成木窗帘片表面的木纹,而后再经过刷净处理3,即可进行最后的涂装处理4;其中喷砂处理2是将砂及空气同时对木窗帘片表面喷出,利用木材本身天然形成的年轮使得木材质每一层次的质地软硬不同的特性,而于木窗帘片表面研磨出天然立体木纹,喷砂处理2操作完成后,利用刷净处理3将木窗帘片表面的木屑及砂粒刷除干净,接着进行涂装处理4,它包括有染色及亮光处理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致良,未经黄致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71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过程检测系统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铋类氧化物超导体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