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射式混合冷凝器无效
申请号: | 90105787.8 | 申请日: | 1990-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74A | 公开(公告)日: | 1990-09-05 |
发明(设计)人: | 魏仕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仕英 |
主分类号: | F28B1/02 | 分类号: | F28B1/0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代理部 | 代理人: | 刘冰心 |
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射式 混合 冷凝器 | ||
本喷射式混合冷凝器是一种新型混合冷凝器。属通用设备。国际分类号为F28B。它可广泛应用于制盐、制糖、烧碱、芒硝等轻化工、以及能源、石油,环保等部门的蒸发,传热传质系统中。
混合冷凝器的作用是将末效蒸发器的二次蒸汽冷凝,并造成真空。真空度的高低对系统的生产强度,能源消耗有着强烈的影响。常用混合冷凝器有填料式、淋水孔板式、喷射式等。填料式是在冷凝器壳体内装设填料以实现气液两相间良好的传质效果。但因流阻大、造价高、维修量大,所以在真空冷凝中并没采用。喷射式冷凝器的冷凝效果不如淋水孔板式,目前除蒸喷冷凝器以外,其它很少采用。水喷射式冷凝器在制盐、制糖等工业部门采用,但因性能受水温影响变化大,造成的真空变不高,所以在四效蒸发系统中逐渐被淋水孔板式冷凝器取代。淋水孔板式冷凝器是在壳体内装设多层筛板将水变成滴状并增加水滴在汽相中停留时间。筛板孔经通常为5~8毫米。然而,由于下述原因其效果并不理想:①目前化工生产中混合冷凝器的用水量往往高达每小时数百吨甚至数千吨。计算表明,若要将流量1米3/时的水通过筛板变成直径6毫米的水滴,需要在筛板上钻35000个孔。要将100米3/时的水变成6毫米的水滴,筛板钻孔总数多达3500000个,显然这是难以做到的。致使经大部分冷却水只能以瀑布状下泻以滴状形式与蒸汽进行热交换只是少部分。②使用过程中,筛板孔极易堵塞,经常需要人工清理,影响生产。为此,造成正常情况下,流阻为13~26毫巴,高的达40毫巴以上,影响了系统真空度的提高,限制了四效蒸发系统向增产节能更高水平迈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既克服上述混合冷凝器的不足,提供一种冷凝效果好、流阻小、增产节能效果显著的新型混合冷凝器。
本新型混合冷凝器是如下方式构成:
在冷凝器的壳体内设置一层以上(含一层)的喷水面,每层喷水面由装设一个以上(含一个)的多次引射式旋流雾化喷头〔5〕而构成。(以下简称喷头〔5〕。)该喷头〔5〕设置了多级喷头和锥管以产生多重引射自吸式内外混合,同时,设有旋流室、中心抽气管、多喷孔散流锥、以获得较理想喷雾效果。现已递交专利申请,申请号89104110.9和89213235.3。申请日891012。
若设置多个喷头〔5〕时,则在壳体的内壁或外壁每层设一个环形水室,喷头〔5〕通过法兰、水管与环形水室连通,环形水室通过进水支管与进水主管相连通。相邻两层喷水面之间设置固定于壳体的挡水圈,以避免水流沿冷凝器壳体内壁流下。挡水圈上方设置一个多孔的园锥形散流锥板,且固定于挡水圈或壳体上。散流锥板既可阻止水直接流至底部又能分散液滴。多个喷头环形布置、倾斜安装,每层各喷头轴线聚集于散流锥板中心或冷凝器中心轴线上。最下一层可采用上喷或下喷其余层采用下喷。对小流量喷射混合冷凝器则每层设置一个喷头〔5〕,且在最下一层喷头喷水面外边的壳体采用锥管和相连的直管结构,构成一个旋流水射器,两层间仅设挡水圈,喷头〔5〕仅用法兰直接与进水管相连。出水管与壳体底端相连。进气管与排气口分别与壳体壁下端和顶端相连通。并在壳体壁上、下分别开设入孔。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
图1、本冷凝器实施例之一
多喷头多层布置、环形水室在壳体外,有散流锥板
图2、本冷凝器实施例之二
多喷头多层布置,环形水室在壳体内,有散流锥板
图3、本冷凝器实施例之三
单喷头多层布置、无散流锥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仕英,未经魏仕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57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皮肤防油污奶液及其精制工艺
- 下一篇:气象荧光绢花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