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然石料与加胶玻璃工艺品无效
| 申请号: | 89218059.5 | 申请日: | 1989-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37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5-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京 |
| 主分类号: | B44C1/00 | 分类号: | B44C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74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 石料 玻璃工艺品 | ||
本实用新型是在玻璃之间用胶经过加热固定石片图画的工艺品。
目前,已有用石头制造而成的工艺品,如石雕彩石镐嵌。也有用各色玻璃制成的玻璃花、玻璃拼贴工艺。但尚未见有把石片固定的玻璃之间的工艺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石料,特别是巴林石(内蒙古巴林右旗)所独具的色彩、花纹及透明感加工成各种图案,按设计要求安放在两块大小相等的玻璃之间,将玻璃之间的空间灌满胶液,放入电炉中加温,当温度一定时胶液凝固,使石片和玻璃永远固定在一起。这样就克服了长期以来人们只是用石料做石雕,彩石镶嵌画的一般用途,及其充分地表现了石头的自然纹理和透时感,这是其它任何石制工艺品所无法达到的效果。使之可以利用在其它一些石制工艺品不能很好装饰的地方,如灯具、茶几、门窗、家具和许多玻璃制品上。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方案是:所使用的胶(甲基丙烯酸甲酯47%、甲基丙烯酸3%、邻苯二甲酸二甲酯1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0%、过氧化苯甲酰,浆液总量的0.1%)(3)在凝固后是完全透明的,所以由石片所组成的图案在玻璃两面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类似刺绣中两面绣的艺术效果。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是天然石料。石片本身具有透明度,打上灯光更有神奇的意境。这样在家庭和饭店的大小型装饰壁挂中,又多了一种新型的装饰品。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长久保护石片不风化,不退色,这是其它石制品无法相比的。由于以上所具有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在商业上可获得成功。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过程:
1石料加工:将石料加工成设计所需要的图案,石片厚度一般在1--2厘米左右。
2玻璃加工:将两块玻璃按照需要尺寸,裁成大小相同的形状,用清洁剂将玻璃表面清洗干净。
3合成:先将石片按照需要,用微量透明胶固定在下层玻璃(2)上。再在下层玻璃(2)上面的边缘贴上围边条,然后将上层玻璃(1)对齐围边条,使两块玻璃平行对称最后将透明胶(甲基丙烯酸甲酯47%、甲基丙烯酸3%、邻苯二甲酸二甲酯1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9%、过氧化苯甲酰,浆液总量的0.1%)(3)液灌满两块玻璃之间用围边条围起的空间。
4加热:将合成后的半成品加温(80~110摄氏度),直至透明胶(甲基丙烯酸甲酯47%、甲基丙烯酸3%、邻苯二甲酸二甲酯1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0%、过氧化苯甲酰,浆液总量的0.1%)(3)凝固,把玻璃和石片联为一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正视图:
在图1中,因玻璃和胶是完全透明的,所以在正视图上只能见到上层玻璃(1)下层玻璃(2)和胶的边缘线及石片所组成的图案(4)。
图2是侧视图:
在图2中,可以看到上层玻璃(1)和下层玻璃(2)在透明胶(甲基丙烯酸甲酯47%、甲基丙烯酸3%、邻苯二甲酸二甲酯1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0%、过氧化苯甲酰,浆液总量的0.1%)(3)成为固体时的状态。虚线所表示的是石片所组成的图案(4)在透明胶(甲基丙烯酸甲酯47%、甲基丙烯酸3%、邻苯二甲酸二甲酯1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0%、过氧化苯甲酰,浆液总量的0.1%)(3)中的位置。
在图3中,石片所组成的图案(4)是各种人物。
在图4中,石片所组成的图案(4)是各种山水。
在图5中,石片所组成的图案(4)是各种动物。
除上述所说的各种图案外,石片所组成的图案(4)可以是其它任何图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京,未经王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80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振动式自动送料装置
- 下一篇:带有湍流螺线的壳管式换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