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骨盆截骨撑开器无效
申请号: | 89213164.0 | 申请日: | 198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8323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6-20 |
发明(设计)人: | 黄荣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荣初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自贡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道和 |
地址: | 四川省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盆 撑开 | ||
本实用新型骨盆截骨撑开器涉及一种医疗器械。主要用于截断骨盆后,利用本撑开器械于间隙中嵌入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骼骨块,达到延长下肢矫正骨盆斜和脊柱侧弯、髋臼加盖,稳定髋关节的器械。
近几年来,国内骨科界医务工作者采用骨盆截骨术矫正髋部及上肢短缩畸形较多。但在作骨盆截骨术时,必须采用骨盆截骨撑开器。目前上海第一医学院设计使用的骨盆截骨撑开器,是在一般石膏撑开器的尾端加一个较长的螺丝钉,江苏医疗器械厂生产的骨盆截骨撑开器,是在石膏撑开器的尾部加一个自锁装置的器械,其不足之处是,前者仅是在石膏撑开器尾端加了一个旋转螺钉,则结构简单,旋转螺母时又无自锁装置,于是手术时间长,输血量大。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而且这种器械的前端也难于达到坐骨大切迹处。后者石膏撑开器尾部虽然加了一个自锁装置,但使用时,前端仍难于达到坐骨大切迹处,不能直接读出撑开尺寸的大小等。
本实用新型骨盆截骨撑开器是利用杠杆原理,采用叶片式钳式结构,在尖端处设有沟槽,尾部设有齿条自锁装置,达到使用灵巧。稳定撑开已截断的骨盆。起到省力和承受骨盆压力,並能通过标尺直接读出所撑开尺寸大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骨盆截骨撑开器的结构是应用钳式杠杆原理,由撑开叶片(1)、钳颈(2)、钳柄(3)、齿条及其标尺(4)等部分构成,其中叶片部分与钳颈部分构成S型状。本器械用优质不锈钢材料,经机械加工生产出撑开器叶片的尖端长为30mm,宽为20mm,厚为1-3mm,並在叶片上加工有1×2mm的沟槽(5),起到手术时容易插入骨缝中,达到避免器械对骨盆产生旋转应力,或者将骨盆压裂、崩塌、滑脱面损坏的情况。钳颈部分长120mm,宽10mm,厚6mm,钳颈上有关节螺钉(6),是本器械钳的轴心,固定后起着支点的用,使两撑开叶片产生向骨盆断面的两个方向相反的力。钳柄部分分为左、右两个钳体,长各为160mm,其厚度和宽度与钳柄相同,在钳柄上装有齿条连接轴(7),通过接接轴,把齿条和右钳柄固定起来,齿条上的齿(3×22齿)同左钳柄上的齿为凹凸配合。齿条长90mm。手术时在钳柄上施加一定的压力,可使叶片撑开或闭合,通过弹簧片(9)和固定弹簧片普通螺钉(10)M3×5mm的作用。可使齿条连接轴自锁。从而把左钳体锁在齿条中的某一适当位置上。为了更好地显露术野,在术中需要了解撑开的程度,特在钳柄自锁齿条上设计刻有标尺(8)即为0-90mm,这样在术中便可直接读出所撑开的尺寸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使用方法是(图5)骨盆截断后,用骨膜剥离器插入裂隙中分开断端。助手拉住患肢向下外侧牵引,便截骨两端分开,将骨盆撑开器前端的两叶片插入其中。然后缓慢地逐渐握拢钳柄,当达到所需撑开长度后,齿条锁住钳柄,将预先准备好的植骨块嵌入撑开间隙中。如果撑开器一次撑开不满意,可将钳柄继续握紧向下移动(步进式),一直到植骨块嵌入到满意位置为止。随即用克氏钢针或钢板螺丝钉固定。
本实用新型骨盆截骨撑开器的效果是1、本器械同现有石膏器械相比。具有结构合理,性能优良、强度可靠、撑开稳妥,使用方便,易清洗的特点,对骨盆截骨端无旋转力,对防止髂翼损伤或骶髂关节分离有一定作用;2、本器械为钳式结构,尖端为叶片形,並设有沟槽,撑开时不会滑脱。而且术中置入方便,可以用“步进式”方法嵌入植骨块,3、在钳柄上设有齿条自锁机构。解除了医务人员长时间紧握钳柄工作的劳动强度,而且使用灵巧省力。並附有刻度标尺,术中可直接读出所撑开的尺寸大小,4、本器械的临床应用是曾对两名男性患者(年龄分别为14岁、16岁,病程为13年左右),由于左右髋部畸形,並下肢短缩脊柱侧弯各一侧,均以骨盆截骨延长术矫正畸形。后在术中使用骨盆截骨撑开器延长下肢。术后14天折除切口缝线,双下肢基本等长,分别延长了2.5Cm和3.5Cm。四周后已显示骨连接,无骶髂关节分离情况,随访双下肢等长,无不良现象,患者满意。
图1是骨盆截骨撑开器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6)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7)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9)的放大图,图5是图1的实施使用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荣初,未经黄荣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31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