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棘轮双旋转活塞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89212084.3 | 申请日: | 198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43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1-31 |
发明(设计)人: | 饶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饶巍 |
主分类号: | F01C1/073 | 分类号: | F01C1/073 |
代理公司: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一民 |
地址: | 湖南省吉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棘轮 旋转 活塞 发动机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发动机,特别是旋转活塞式发动机,属F02B53/00。
人们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发明了比往复活塞发动机效率高的旋转活塞发动机。但致目前为止,都存在一些缺点,以致不能全面进入实用阶段。国外如F02B53/00JP-511318608888黑木祥敬的旋转活塞发动机,该机主要结构为配备两组有对称活塞的转子,使四个活塞之间在园形汽缸内形成四个工作室,当转轴旋转一周时,每个工作室分别完成一次工作循环,在运转过程中通过对行星机构以及连杆、曲轴、固定臂和转轴相连,使相邻的两活塞通过转子作不等速运动,使容积不断变化,从而完成各个行程,因它旋转一周做四次功,故运转均匀而平稳,摩擦损耗小、效率高。但是,由于该发动机在作功过程中,相邻的两活塞受气体作用力的方向相反,两力相对于转动中心的力矩互相对峙,所以使得发动机扭矩变小,转速减慢,也影响了热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国内如86209958徐声奎旋转活塞式发动机,其虽具有防反转装置而且热效率高,但结构大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扭矩大,热效率高且结构简单的旋转活塞式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由机壳、汽缸套、主轴、主轴支架、正副旋转活塞、轴棘轮、定棘轮等构成。主轴由两端轴承支承在支架上,一对扇形叉子状旋转活塞反向交叉通过两组轴承安装在主轴上,交叉的活塞将缸体分隔成四个工作室,在每个活塞靠近主轴支架的一端间隔一定距离装有轴棘轮内芯和定棘轮内芯,轴棘轮外沿园盘用键固定在主轴上,定棘轮外沿铸在汽缸盖上。旋转活塞开始运转后,受气体膨胀力的作用,正旋转活塞将产生逆(或顺)时针转动的趋势,这时正旋转活塞上的轴棘轮内芯上的卡子卡在固定在主轴上的轴棘轮的外沿上,使正旋转活塞带动主轴作逆(或顺)时针转动,输出动力;这时副旋转活塞也将受到气体膨胀力的推动,产生顺(或逆)时针转动趋势,但这时副旋转活塞上的定棘轮内芯上的卡子,卡住定棘轮外沿,而定棘轮外沿与机体固定,使副旋转活塞不能顺(或逆)时针转动,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作用于副旋转活塞上的力将通过膨胀气体传递到正旋转活塞上,加快工作过程的完成。相同,当副旋转活塞转到正旋转活塞的位置时,也将进行同样的过程。这样,当一个活塞旋转一周时,将做四次功。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去掉了原来的连杆、曲轴、行星机构,同时也消除了存在两力相对于转动中心的力矩互相对峙的矛盾,使发动机扭矩增大,热效率提高。
图1是发动机装配关系剖面图。
图2是发动机侧立面图。
图3是发动机横向剖面图。
图4是发动机A-A剖面图。
图5是发动机B-B剖 面图。
图6是旋转活塞零件图。
图7是旋转活塞a-a向视图。
图8是旋转活塞b-b向视图。
图中序号说明如下:
1.主轴 2.主轴支架 3.汽缸盖
4.机壳 5.火花塞 6.汽缸套
7.正旋转活塞 7′.副旋转活塞 8.通电导线
9.高压发电机 1.0.消声器 1.1.轴棘轮
1.1.渲峒?#160; 1.2.定棘轮 1.2.′定棘轮
1.3.缺齿轮 1.3.′缺齿轮 1.4.、1.4.′起动齿轮配电盘
1.5.、1.5.′电刷触子 1.6.工作流体出口 1.7.工作流体进口
1.8.燃油雾化器 1.9.空气滤清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饶巍,未经饶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120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1C 旋转活塞式或摆动活塞式机器或发动机
F01C1-00 旋转活塞式机器或发动机
F01C1-02 .弧形啮合式,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具有相同数量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1C1-08 .相互啮合式,即具有与齿轮传运动相似的配合元件的啮合
F01C1-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1C1-24 .反向啮合式,即与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1C1-30 .具有F01C 1/02,F01C 1/08,F01C 1/22,F01C 1/24各组中的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点,或具有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所包含的特点且配合元件间具有一些其他形式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