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滤尘器无效
申请号: | 89206253.3 | 申请日: | 198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16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2-28 |
发明(设计)人: | 陈郑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郑心 |
主分类号: | A62B23/06 | 分类号: | A62B2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滤尘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劳动保护用品,特别适于各种经常在灰(粉)尘大的环境中的工作人员使用。
目前还没有一种适用于在灰(粉)尘大的,特别是在游离的二氧化硅含量超出GB2626-81标准的高浓度粉尘作业场所,象煤矿上的采煤,掘进以及水泥厂,焦化厂、白灰厂、陶瓷厂、砖窑和料石厂工作人员使用的理想的体积既小,重量又轻,携带佩戴方便,既不影响呼吸又不妨碍正常工作的微型呼吸器官保护装置,来取代现有的劳保用品,如:口罩、防尘鼻口罩之类既影响呼吸畅通,又有碍于正常工作的防护器材。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设计了此种微型滤尘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滤尘器由薄而透明的塑料制成,它由两部分所组成;接鼻(鼻口)部分的塑料主体和滤尘装置,两者可衔接为一体,接鼻(鼻口)部的塑料主体为仿人鼻(鼻口)部位外观特征,起气密,支撑和骨架作用,作为滤尘器的底座部分,并在底座的人体鼻孔位置上开有凸起的仿鼻孔圆锥形进气孔,圆锥形的进气孔的一端与人鼻孔相接另一端与滤尘罐的端部空腔相接。连接塑料主体(底座)的前方设有一对滤尘罐,其基本特征为:圆桶或其它形状,在其罐体底部一侧的平面上开有数个进气孔。滤尘罐内设有一组可分解开的笼屉形滤尘板,每个滤尘板的一侧均打有进气孔,并在其表面的四周,内外面上设有密布排列的百页窗式阻尘片,能起到一定的阻尘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滤尘原理为;当带有灰(粉)尘的空气经滤尘罐底表面一侧的进气孔进入罐内时,气流不能直接进入人的鼻孔,而是沿最底层笼屉形的空腔做左右迂回进动,在进动过程中,气流在每个笼屉的空腔内一侧开孔的拐弯处形成一个个的气体涡流,在进动气流惯性的冲击下,空气中的尘埃粒子高速通过进气孔,不断地与另外一层笼屉空腔对面的密布排列的百页窗式阻尘片发生激烈的碰撞,在碰撞的过程中,一部分体积较大的尘埃粒子,急聚减慢了其运动速度,最后停下来落到了阻尘片空腔内,另一部分体积较小的粒子在相互碰撞中继续向前运动,来到了笼屉一侧的另外进气孔,以此类推,含尘空气沿着一层层的笼屉进气孔左右迂回向前运动,直至走完最后一层笼屉,来到塑料主体(底座)通向鼻孔的通道内。人体在呼吸的过程中,会呼出一定量的水蒸气,水蒸气碰到每层笼屉表面冷却后会在其表面凝结成一层薄薄的冷凝水,更小的尘埃粒子便被这层冷凝水粘结住。这样,当带有尘埃的空气行进到人的鼻孔时,其尘埃粒子已基本上全部被粘附在了笼屉的空腔内了,所以它可有效地起到滤尘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微型滤尘结构,所以大大地减少了其自身的体积,由于采用了接鼻(鼻口)部薄而轻的塑料主体做为整体滤尘器的底座和采用微型滤尘罐体,所以减轻了其重量。由于采用了直接进气滤尘系统,所以增大了单位时间内空气进入鼻孔内的流动量,从而达到既能防止空气中的尘埃直接进入鼻孔,而又佩戴舒适,呼吸畅通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种方案是:接鼻部分的塑料主体(底座)一次性注塑成形,这样易于达到一定的造型特征,造价低,鼻前区最好垫一层橡胶软垫,以增加鼻部与滤尘器之间密封性。塑料主体(底座)外部边缘及其厚度不易过大、过厚,以减轻其重量。另一种方案是:将鼻口部位全部罩住,(如附图2所示)鼻口部的塑料主体(底座)为一整体,只是在口部增加一个滤尘罐即可,滤尘罐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与鼻部滤尘器的滤尘罐完全相同。滤尘罐体底面一侧表面开孔的大小,多少应根据人体在强体力劳动时潮气量的最大值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郑心,未经陈郑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62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丙烯涤纶深度空气滤芯
- 下一篇:一种钮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