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纯氧燃烧制液体二氧化硫副产精制硫磺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9205120.5 | 申请日: | 1989-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81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2-13 | 
| 发明(设计)人: | 蔡崇吉;赵儒璧;尚树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崇吉 | 
| 主分类号: | C01B17/54 | 分类号: | C01B17/54;C01B17/02 |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朱戈胜 | 
| 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液体 二氧化硫 精制 硫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生产液体二氧化硫化工产品装置,属无机化工技术领域。
目前,国内外以纯氧燃烧生产液体二氧化硫,一般采用硫作原料燃烧生产单一的液体二氧化硫产品。原料硫常用天然硫或工业副产回收硫磺,硫的纯度不高,大约含硫90~98%。图1给出有代表性的纯氧燃烧生产液体二氧化硫装置的焚硫部分示意图:
1--焚硫炉;
2--二次炉;
3--联通管;
4--冷却器;
原料硫经预热熔化送入焚硫炉(1)中,在贫氧条件下,纯氧在焚硫炉(1)中与经加热气化的气相硫在700~900℃温度下按反应式(1)燃烧,并放出大量热量:
由于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在焚硫炉(1)中液态硫升华成气相硫,此气相硫为生成二氧化硫所消耗硫的六倍以上,随二氧化硫气体一道经联通管(3)进入二次炉(2)内。在二次炉(2)内,有极少部分气相硫继续与剩余氧按反应式(1)继续燃烧成二氧化硫,绝大部分气相硫进入冷却器(4)被冷凝成液态硫回到二次炉(2)底部,经联通管(3)返回焚硫炉(1)中再次参加纯氧燃烧,从而维持焚硫炉(1)内的正常操作温度。
此装置只能生产单一的液体二氧化硫产品,生产成本较高,经济效益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缺陷,将装置中燃烧过程中升华的过量气相硫冷却冷凝后液化引出制成精制硫磺产品而不返回焚硫炉内,焚硫炉中反应温度由增加原料硫来维持。图2给出改进后纯氧燃烧生产液体二氧化硫副产精制硫磺装置焚硫部分示意图:
1--焚硫炉;
2--二次炉;
3--联通管;
4--冷却器;
5--硫回收装置;
6--挡板。
图2与图1之不同点在于在联通管(3)上适当位置装有挡板(6),使二次炉(2)中回流的液态硫部分或大部分不回流到焚硫炉(1)中而引至硫回收装置(5)中制成精制硫磺产品,该产品质量达到国标GB2449~2458-81一级硫磺标准,产品硫含量大于99.90%。据此,实现了用纯氧燃烧生产液体二氧化硫的同时副产至少2倍于产品液体二氧化硫的高纯度精制硫磺产品,整个装置不需添置多少设备,不需增加水、电消耗,只需增加少量人工和熔硫蒸汽及增加原料硫磺,就能生产出符合国标GB2449~2458-81一级精制硫磺产品。增加至少同倍于液体二氧化硫的经济效益。
一个年产1000吨规模的液体二氧化硫实例装置表明:若增加1200吨粗制硫磺原料,便可增加精制硫磺1000吨以上,按目前市场粗制硫磺价格800元/吨和精制硫磺价格1300元/吨计,便可增加年效益40万元以上。
如果生产液体二氧化硫装置规模较大,装置热量较多,可在焚硫炉(1)和冷却器(4)之间增加余热回收装置。以便充分利用余热。
本实用新型的适应范围广,凡用纯氧燃烧生产液体二氧化硫装置中,不管流程如何,有无余热回收装置都可从焚硫炉出口至硫冷却器设备之间任何部位引出精制硫磺产品。如我国目前最大的纯氧燃烧生产液体二氧化硫装置的四川染料厂,液体二氧化硫生产能力1万吨/年,只需稍作改进便可将余热锅炉和硫冷凝器中液体硫磺引出制成精制硫磺产品,多创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崇吉,未经蔡崇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51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