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流循环式织物打卷机无效
申请号: | 89200711.7 | 申请日: | 198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7671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5-30 |
发明(设计)人: | 周述真;唐国治;许惠芬;鲍世骐;曹月珍;范广森;励金水;钮东升;颜水祥;高达钧;袁雪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杭州丝绸炼染厂 |
主分类号: | D06C3/10 | 分类号: | D06C3/10;B65H18/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海平 |
地址: |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流 循环 织物 打卷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物打卷机的改进。
在真丝绸精炼加工中,普遍采用的织物打卷机是一种双人卧式打卷机,主要由进布架、水箱、卷曲装置组成。进布架固装在水箱之上,包括导布辊和一个橡皮扩幅辊;水箱中沿幅向装有两块带网孔的限幅挡板,并且可移动,根据织物的门幅设定其间的距离;水箱后是卷曲装置,主要由导辊、人字螺纹辊和木盘开幅辊、卷布胶辊和卷布辊构成。织物首先超喂堆积在水箱中清洗并靠水浮起,经进布架传导、扩幅后,再经人字螺纹辊和木盘开幅辊进一步扩幅后,卷入卷布辊,完成打卷过程。然而这种结构形式只适应于一般单匹(约40~50米)S码散状的打卷,而加工中往往还会遇到多匹连续的松散圈码筒状织物的打卷操作,例如采用一种可机械整体脱钩的星形架精炼设备时,十几匹连续的织物(约六、七百米长)经机械整体脱钩后就呈该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直接进行打卷,该机就显得不适应了,因为它无法使织物的状态在水箱中逐渐调整、理顺而顺利扩幅、打卷。其次,长期实践还表明:上述的打卷机存在着织物在水箱中易擦伤、打卷过程张力不可调而造成织物纬斜以及打卷后翻轴头费力等缺陷,如果进行多匹连续织物的打卷,这些缺陷就显得更加突出。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使之能适合多匹连续的松散圈码筒状织物的打卷操作,满足一种可机械整体脱钩的星形架精炼设备的新的配套用途;同时,还能进一步改善织物打卷质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在前水箱中设置一个水流循环系统,依靠剧烈的旋转水力舒展多匹连续的松散圈码筒状织物,并且相应改进进布架结构,设置其移动机构,使织物能整体落水。其次通过在进布架上装设双橡皮弯辊、在部份或者全部导辊的两端轴上装设张力调节器和在卷曲装置上设置机械翻轴头机构,分别达到增强开幅效果,控制打卷张力和减轻翻轴头时劳动强度之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织物打卷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1、前水箱,2、弧形底板,3、隔板,4、进布架,5、喷水口,6、循环管路,7、循环泵,8、橡皮弯辊,9、10、导辊,11、人字螺纹辊,12、木盘扩幅辊,13、支架,14、导轨,15、后水箱,16、卷布胶辊,17、卷布辊,18、翻轴架,19、销子。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箱部份分成前水箱1和后水箱15,分隔的目的在于使后水箱15不仅可用来进一步清洗织物。而且还可根据特殊要求作添加处理,这是提高该机使用灵活性的一个方面。前水箱1主要由箱体、弧形底板2、隔板3、两块限幅板(图中未示)、喷水口5组成,其外部通过水循环管路6接有一个循环泵7,箱体为一长方形槽,在靠近其后侧板处设立一块隔板3,把前水箱1分成了水流循环室和储水室两个部份,水循环管路6从储水室引出,接入循环泵7,在靠近隔板3的上边缘处开有一个狭长的溢流槽。在前水箱1前侧板与隔板3之间的底部装有一块弧形底板2,前侧板上边缘处装设一排开口朝下的喷水口5,并从喷水口5的中心引出水循环管6接到循环泵7上。在水流循环室的幅向上装有两块带有网孔的限幅挡板,其间的距离可根据织物的门幅随意调节。工作时首先在前水箱1中加水,液位必须高于喷水口5和溢流槽的高度,开始水流循环,水从喷水口5一排式地强有力地均匀向下喷入水流循环室内,通过弧形底板2促使水流在室内剧烈旋转,部份水通过隔板3上的溢流槽流入储水室,再通过循环泵7打入喷水口5,如此循环往复。当多匹连续的松散圈码筒状织物整体落入前水箱1的循环室后,在剧烈旋转水流的作用下逐渐展开成一种较为有序的包卷状态,并随水流缓缓退卷,浮在水面上的织物呈平展状,顺利地输入进布架。
为了使上述织物方便地整体落入前水箱1的水流循环室中,还必须使前水箱1上面的进布架可以移动,在织物落水时它能够移开,正常工作时仍固定在前水箱的上面。为此,在前水箱1和后水箱15的两边分别装有一个支架13和铺在其上的导轨14,并在进布架4下面装设两对滚轮或者滑块,使进布架4可在这一长度范围内前后移动,当进布架4回移到前水箱上面时可以通过销子19固定。
此外,从提高多匹连续织物的打卷质量出发,在上述的进布架4上设置二个橡皮弯辊8,强化织物的扩幅效果,进一步避免产生折印。在进布架4和后水箱15的部份或者全部导辊9、10的两端轴座上装设张力调节器(图中未示)。当拧紧其上的调节螺栓使其与导辊轴抱紧时,导辊则不随织物的运动而转动,使织物运行的张力增加,相反张力则减小。这样可根据不同织物品种的纬密要求,通过各张力调节器对织物在打卷过程中的张力进行调整,避免产生纬斜病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杭州丝绸炼染厂,未经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杭州丝绸炼染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07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