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的防粘衬无效
| 申请号: | 89104357.8 | 申请日: | 1989-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92C | 公开(公告)日: | 1994-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埃德连·詹姆斯·胡姆;埃里克·罗伯特·埃金森;皮得·卢依斯·埃墨森;伯特·鲁道夫·波特;查里斯·威斯里·尼文;罗伯特·斯塔特·多迪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弗里国际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83/04 | 分类号: | C08L83/04;D21H19/72;C09J7/04;B32B5/1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宗华 |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防粘衬 | ||
本发明涉及有防粘表面的防粘衬和自绕成卷的胶带与胶粘剂相接触的防粘表面以及其它应用。
本发明的用途之一与一种改进了的防粘衬(或称背材)相关。该防粘衬与压敏胶层和表面材料一起使用(最好用做标签)。在这种组合状态下,在使用该标签之前、在将防粘衬撕下以便把该标签贴在另一表面上之前,该防粘衬对压敏胶(简称PSA)起保护作用。
除此之外,防粘衬还有助于经济有效地生产标签的卷材或片材。防粘衬可以作为自动化贴标签工艺过程中所用标签以及电子数据处理(EDP)过程中电脑打印标签的载体,防粘衬的性能对压敏胶标签的生产以及最终使用都是很关键的。
传统的防粘衬的制法是在一种有排斥性的基材上施一层聚硅氧烷。所谓高排斥性指其上施有聚硅氧烷的基材是耐聚硅氧烷渗透的。若用纸做基材,则要求用特殊的、因而也是价格较高的纸。如超级压光的纸或致密化的上光纸。当前被采纳的在高排斥性基材上施加聚硅氧烷防粘组合物的方法之一是溶剂涂布法。由于人们对环境越来越关注,对在高排斥性衬背纸或其它材料上施加的溶剂基聚硅氧烷中所用的溶剂的回收要求亦变得十分苛刻。
该方法的一个替代方案是用100%固态聚硅氧烷防粘组合物,其粘度有一定要求(通常为小于2000厘泊),以便采用辊式涂布工艺。若将其施涂在多孔基材上,如廉价纸、有光(MG)纸或机上光泽(MF)纸上,则结果是这类组合物被吸入到纸上(渗透过纸的表面),因而对纸纤维的覆盖效果不好,要不然就得过量使用昂贵的聚硅氧烷,对纸纤维的覆盖效果差的结果是防粘衬不适宜于PSA,在要求高速可加工性(convertibility)作为基本性能指标的场合尤其如此。
防粘衬的主要应用之一是作为复合胶带卷的一部分,这种复合胶带由防粘衬、表面材料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自身粘性的胶粘剂或压敏胶所组成,其中的胶粘剂可以是永久性的,也可以是可替换的,胶带卷的加工方法为:在表面材料上印刷标签信息、对标签进行模切(切过表面材料及胶粘剂至防粘衬表面),然后移开标签周围的基材,这样便在防粘衬上留下一系列标签。
一项重要要求是揭下标签所需的力对该标签的具体应用场合来讲应足够小,但又不能太小,以至于在传输带转弯处即发生剥离或脱落或在取走剩余基材框格时被同时揭下来,剥离所需力又不能太大;以致于取下基材框时该基材框发生破损。
当前需要一种能用更经济有效的方法生产的防粘衬,其中该方法的生产条件排除了产生环境污染的危险性,而且其防粘水准可控制在各种剥离速率上,这样便使其具有高速可加工性(即模切、基材框架分离)。
人们对在无害于环境的条件下制备防粘衬曾做过一些尝试,在Katchko等人的美国专利4,618,657和4,713,410中建议在一种水乳液中加入一种反应性聚硅氧烷作为其成份之一。该水乳液中还含有一种液态羟基官能树脂(含脂肪酸或含脂肪醇的聚酯)与一种该羟基树脂的交联剂的混合物,聚硅氧烷成份是羟基官能或烷氧基官能聚硅氧烷,或是乙烯基加成物类聚硅氧烷。
羟基官能聚硅氧烷可与多元醇改性的聚酯树脂的羟基官能团反应,烷氧基官能团对聚脂树脂中的羟基官能团也是有反应活性的,反应中用一种锡类化合物促进缩合反应,乙烯基加成物类硅氧烷的交联剂(氢官能聚硅氧烷)也可以与聚酯树脂中的羟基官能团反应或与聚酯树脂中的不饱和键反应,它还可与乙烯基类硅氧烷聚合物中的乙烯基官能团反应。
据介绍′657号美国专利中记载的聚酯树脂是低分子量的,而且在′410号美国专利中记载该树脂在室温下为可自由流动的液态物质。这种状态的树脂也将与100%固态聚硅氧烷一样会渗入廉价MF或MG纸等的多孔表面中去,其主要用途是用相对便宜的聚酯树脂与聚硅氧烷乳液一起使用以降低防粘组合物的总成本。
′410和′657号美国专利中记载的体系所具有的难题之一是必定出现分层现象。其中聚酯树脂在纸上形成层。而聚硅氧烷在树脂表面上形成层或“着霜”。从而基本上形成纸-树脂-聚硅氧烷叠层状物。分层现象需用一定时间来完成,这使得防粘衬的性能随加工速度变化而变化。
′657和′410号专利技术已被估价,发现用该体系得到的背衬中有过多的树脂渗透到了有光纸中,其外观肯定是销售领域中无法接受的,室温下放置两周后,这些结构会发出强烈而令人讨厌的气味,当它与商用丙烯酸类乳胶共用时,其剥离值(室温下)对所有标签类用途来说都太高(即50至55牛顿/米)。若改变其中的聚硅氧烷成份。剥离值可降至25至30牛顿/米(室温),但这需要用更多的聚硅氧烷。外观仍然很差,上面有严重的条纹,凯式老化值(Keil aging value)未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弗里国际公司,未经艾弗里国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43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薄膜输送装置
- 下一篇:黑心可锻铸铁热处理新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