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电子鱼漂无效
| 申请号: | 88219543 | 申请日: | 1988-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88219543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韩春生;赵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春生 |
| 主分类号: | A01K93/00 | 分类号: | A01K9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鱼漂 | ||
本发明是一种钓鱼用的电子鱼漂,特别是一种可以不用眼睛观察的报警式鱼漂。
现在通用的鱼漂有普通漂、荧光漂、液光漂、散漂、防风漂等等。它们基本上都是在密封的塑料管上涂上颜料,这些颜料有油漆、荧光粉、夜光粉等,构成了各种发光特征的鱼漂。使用时都是鱼漂的有色部位在水上,当鱼咬钩时,就能根据鱼漂在水中的位置变化确定是否有鱼钩。这些鱼漂的共同特点就是使用时垂钓者两眼必须始终注视着鱼漂,而在整个钓鱼时间里,鱼每次咬钩只发生在几秒钟之内。这就使垂钓者的眼睛和身体容易疲劳,精力下降,影响上钩率。况且,夜光漂使用前要用光激发才能发光,在不长的时间里逐渐变暗至消失。防风漂和散漂目标太小,不易观察。荧光漂只不过是有色部位比较醒目而已。
本发明提供的鱼漂能够在鱼漂上浮或下沉时将信号发出,不需要人眼观察其变动情况,而且声音告知垂钓者是否有鱼咬钩的电子装置。
本发明的构成是:在特殊形状的鱼漂体内装有微型无线电发射机。该机的开启开关是一对金属电极,一个装在漂体的下部,一个在漂体上部适当位置上,且可调整。使用时下面的电极浸在水中,当鱼咬钩时,上面的电极接触水面,发射电路开启,产生的电磁波通过天线向空中发射,该电波信号用普通收音机即可收听到。于是就达到了报警的目的。电路没有电源开关,电路的结构使整机在守候或存放过程中不耗电。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该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外形图。
图2是本发明的纵向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调频波段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中波波段电路图。
参照图1,该图为电子鱼漂的外形图,外壳[1]所用材料同普通鱼漂。该漂外部由天线[2],色标[3],漂杆[4],浮体[5],定线棒[6],充电负电极[8],触发电极[9],公共电极[11]构成。其中色标[3],漂杆[5]内部为空心,它们与鱼漂体外的各部分均为密封相接。色标[3]外面涂有颜料,浮力主要由浮体[5]产生。
图2为电子鱼漂的纵向剖面图。在浮体[5]内部装有报警电路[10],电路元件所在的位置决定了鱼漂的重心。这个重心应当是该漂在水中没有加重的情况下与水面成一个锐角。触发电极[9]是开路圆型金属片,它弹性地卡在浮体[5]上部适当位置上,并且可以上下移动。当公共电极[11]和触发电极[9]之间有水存在时,电路就会开启。在色标[3]中装有天线线圈[7],它可以增加天线的有效长度,电路开启后,无线电信号就通过天线[2]发射出去。
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各电极与外壳[1]上的相应电极联接。电路由音频信号发生器[12],偶联电阻[13]和高频振荡[14]组成。音频信号发生器[12]是一块集成电路,高频振荡器是一个频率为调频波段的振荡电路,电阻[13]提供给高频振荡器触发信号、调制信号和偏置。触发电极[9]与公共电极[11]之间只要有小于30KΩ的电阻就能可靠开启发射电路。在触发开启之前,整个电路不耗电,因此,该电路不需要设电源开关。为使电路元件密封于浮体[5]中,电源[16]可以用蓄电池提供。用完电以后,充电器可以通过充电负电极[8]和公共电极[11],对电源[16]充电。
在图4所示的电路中,电路原理与图3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振荡频率为中波波段。
该鱼漂使用方法与普通鱼漂基本相同,只不过要求使用者配备一台收音机,使用时把收音机调谐在鱼漂的发射频率上,把音量调至适中就可守候。待鱼上钩后,收音机发出某种特定声音,这时还可以观察辅助观测点,即色标[3]在水面上的变动情况,找准时机提竿,鱼就被钓获。该鱼漂几乎可以在全天候(如黑夜、大风天气等)情况下使用,还可以用于海竿钓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春生,未经韩春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9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