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使用注射器无效
| 申请号: | 88212442.0 | 申请日: | 1988-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92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3-08 |
| 发明(设计)人: | 宋伟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伟江 |
| 主分类号: | A61M5/18 | 分类号: | A61M5/18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红,于湘俊 |
| 地址: |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使用 注射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上使用的一次性使用注射器。
随着医疗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预防在注射过程中的交叉感染,如在抽血、肌肉注射、输液等都广泛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这样能有效地预防由于抽血化验和治疗带来的交叉感染。但目前使用的塑料注射器,因一次性使用,费用较高,这样就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而且使用一次后即弃之为垃圾,造成了原材料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由针头、容量袋、吸筒推杆组成,用吸筒将注射液通过针头吸入到容量袋,注射完毕后,仅扔掉针头及容量袋,而吸筒及推杆可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较目前使用的塑料注射器,具有造价低,原材料浪费少,生产工艺简单,能预防交叉感染的目的优点,适宜于各种医疗卫生上的注射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由针头〔1〕、容量袋〔2〕、吸筒〔3〕推杆〔4〕、针头套〔5〕组成。针头〔1〕为通孔,一端为针状,另一端为园柱体,金属的针状端与塑料的园柱端热压为一体,容量袋〔2〕为一端开口的袋状物,开口端套在针头〔1〕的园柱体端,容量袋〔2〕为乳胶制成,吸筒〔3〕为一头喇叭口的通孔的园筒,园筒上刻有刻度,其一端可插入套有容量袋〔2〕的针头〔1〕的园柱体端,推杆〔4〕为普通注射器的推杆,其小头端可插入吸筒〔3〕内。针头端〔5〕为普通注射器的针头套。当装配本实用新型时,外径小于吸筒〔3〕内径的推杆〔4〕小头端插入吸筒〔3〕内,容量袋〔2〕套在针头〔1〕的园柱端并两者插接在吸筒〔3〕的喇叭口中,即可使用本实用新型。
以100ml为例,吸筒〔3〕内径为20mm,喇叭口的锥度1:15,推杆〔4〕小头端外径为20 mm,针头〔1〕园柱端外径为20mm,容量袋〔2〕开口端外径为15mm,针头〔1〕的园柱端,吸筒〔3〕推杆〔4〕为塑料,容量袋〔2〕为乳胶,针头〔1〕针尖端为金属。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容量袋〔2〕套在针头〔1〕的园柱体端,再将套有容量袋〔2〕的针头〔1〕的园柱体端插入吸筒〔3〕的喇叭口处,将推杆〔4〕的小头端推入吸筒〔3〕内,便可从针头〔1〕的孔中排掉容量袋〔2〕内的空气,当慢慢从吸筒〔3〕中拉出推杆〔4〕时,注射液将从针头〔1〕吸入到容量袋〔2〕容量袋〔2〕逐渐胀大,并占据推杆〔4〕拉出吸筒〔3〕时所让出的吸筒〔3〕内的空间。从吸筒〔3〕的刻度上,可以得知所需抽取的注射液。当达到所需之注射容量时,再将推杆〔4〕推入吸筒〔3〕,注射波就可从容量袋〔2〕中排出,通过针头〔1〕的尖端,注射到需注射液的地方。当注射完毕后,即可扔掉针头〔1〕,容量袋〔2〕,防止交叉感染,因注射液没有进到吸筒〔3〕及推杆〔4〕,故两者均可重复使用。针头套〔5〕套于针头〔1〕上,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则取下针头套〔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伟江,未经宋伟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24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薄型高精档次手工打结地毯
- 下一篇:精密色环电阻速查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