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用多能源蓄热式热水器无效
申请号: | 88211279.1 | 申请日: | 198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98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宋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谦 |
主分类号: | F24H1/20 | 分类号: | F24H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多能 蓄热 热水器 | ||
本发明是一种家用热水器,特别是一种可同时使用多种能源的蓄热式热水器。
在我国一般家用热水比较困难,既耗用大量燃料,使用也不方便,不能像使用自来水那样随用随取。随着城乡的现代化,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应当为居民家庭提供一种适于管道化,可供洗浴的,方便的,节能的,可以随时提供热水的热水器。
我国现有的热水器有燃气型速热式热水器和电热型速热式热水器。这类热水器虽有速热效果,但由于目前我国燃气不普及,电力不足,使普及应用受到了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家庭提供一种热水器,是适用于家用的,小型的,具有节能效果的多能源蓄热式热水器。
本热水器的工作系统由蓄热水箱(简称水箱),热力系统、控制系统和控制电路及连接管路等组成。
热水器的热力系统为安装在水箱内的两个或三个加热器,即电热器、燃气加热器和热交换器,其介质为来源于炉灶的集热器或民用采暖供热系统的热水或蒸汽。
控制系统包括可以自动控制水箱水位的水位压力开关和电磁进水阀,控制电加热器工作和燃气燃烧时间的定时装置。控制系统中的温度仪表可以直接指示热水温度,便于操作控制系统,使热力系统工况处于最佳状态。
冷水是通过管路及电磁进水阀进入水箱的。工作时水箱安装在高处,出水通过水箱内的出水管及管路引到受水处,排水是靠热水的位能压力自流。
水箱内的出水管有上下两个出水口,其口径比为3比1左右。当水箱内的水位高于出水管的上出水口时,箱内热水多经其上出水口排出,反之,热水则经出水管的下出水口排出,直至最低水位。这样水箱内的热水利用率将大于70%。
箱内水位的高低取决于电磁进水阀的工作状态,当电磁进水阀工作时则保证水位高于出水管的上出水口。
本热水器的特点,由于在热力系统中采用两至三种能源,可根据不同的能源条件选择适用的主加热器和辅助加热器。
特点之二,当采用热交换器为主加热器时,可通过炉灶内的集热器利用炉灶余热进行加热,或与民用采暖系统相接,达到利用生活余热为主或以煤炭能源为主,燃气、电力热源为辅的加热方式。这类热水器具有节能节电的特点。
特点之三,当炉灶集热器只向热水器提供热源时,可去掉热交换器,使集热器与水箱连通。
特点之四,由于可以同时使用多种能源加热,故热水器有速热效果,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附图1:热水器工作系统图。
附图2:热水器水箱结构图。
附图3:热水器电气原理图。
图1描述了热水器工作系统,它由安装在高处的水箱(7)、控制箱(14)和集热器(8)及连接管路构成,水箱内的热力系统元件为热交换器(3)、燃烧器(2)和电热器(6),向热交换器提供热量的集热器(8)安装在炉内,通过装有膨胀水箱的管路与热交换器相接,控制箱面板安装了温度仪表(9)、电加热定时器(10)、燃气燃烧定时器(11)、电源开关(13)和点火进气按扭(12),控制箱内还装有电磁进气阀和电子点火器。
图2为水箱的结构图,外型尺寸为400×380×600mm,设计容量为40升,水箱内胆(10)为1mm冷轧薄板成型焊接搪瓷。外箱(7)为0.6mm薄板成型涂漆。中间绝热层(9)采用厚度为12mm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水箱内的三只加热器总功率5千瓦,平均热损失约141千卡/小时,平均温降3.5℃/小时,满载40升水由10℃升到50℃的最短时间不大于25分钟。
热交换器(3)为铝制螺旋管,内径18毫米,长度3米,最大功率1500瓦。
电热器(6)的功率为600瓦,其工作特征为当需要较小温升时,用来补充加热。
燃气加热器由燃烧室(1)和置于其内的燃烧器(2)组成。
带有排烟道的燃烧室为0.6mm厚的紫铜板,经圈园成型与水箱内胆(10)紧固密封连接。
燃烧器采用大气式燃烧器,功率3千瓦,燃气为液化石油气。采用电子连续点火。
电磁进水阀(4)和水位压力开关(8)组成了水位自动控制系统。
出水是通过出水管(5)完成。
图3是热水器控制电路图,水位压力开关SK和电磁进水阀F1控制水位。控制电热器DR加热时间的电加热定时器DS1的时限1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谦,未经宋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12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除液压冲击现象的液压系统
- 下一篇:快速测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