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多用途水下充气增氧机无效
| 申请号: | 88210772 | 申请日: | 1988-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88210772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14 |
| 发明(设计)人: | 朱少卿;苏宝明;朱建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少卿 |
| 主分类号: | C02F3/08 | 分类号: | C02F3/08 |
| 代理公司: | 青岛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阎作森,丁美和 |
| 地址: |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途 水下 充气 增氧机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增氧机,特别是多用途水下充气增氧机。
现有增氧机,有水车式、叶轮式、喷水式等多种多样,但普遍存在效率低、耗能高、噪音大等缺点。近年来美国新产的一种增氧机,虽在水流和增氧方式方面与本实用新型略同,但其增氧充气机是单独用不锈钢制作的,体积大、用料多、结构复杂、制造困难,既需外配电动机驱动,又要设置较大型的浮桥或按装框架支撑,按装移动复杂,造价高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环境保护废、污水处理;湖、泊、沼池水质改善;水产养殖增产鱼虾,而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噪音小、安装移动方便,维持费用低的多用途水下充气增氧机。
结合附图1说明本实用新型结构与实际工况:
其结构是采用已知潜水电机的基本结构,电机轴设计为空心轴(17),空心轴的内孔是空气的通道,轴的一端与通至大气的进气管(1)接通。另一端伸出用螺纹与螺旋浆(18)、及扩散器(19)、联接,连通电机转子(7),四位一体形成一个运动件。电机通电后螺旋浆(18),随转子(7),电机空心轴(17),同步旋转,推动水高速向前流动,使轴尾扩散器(19)端产生真空,吸入空气通过进气管(1),经弯头(10),电机空心轴(17),和扩散器(19)随水流散入水中。本实用新型通常在水平工况下,造成的水平紊流可延长气泡悬浮时间,氧可自由迅速地转移到水中,大大提高了氧的转移效率。当水中的含氧量增加时,微生物的活力增强,也加强了生物化学作用。由于水的持续高速流动,使水中的污物保持悬浮状,从而增强了生物分解,减少了通常其它充氧机所常有的滞流点。
本实用新型多用途水下充气增氧机的优点是:
1、高效低耗:每千瓦小时氧转移率为1、5公斤以上。
2、电机与增氧机为一体,结构简单可靠、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噪音小、操作简单、维持费用低。
3、充氧机的深度和角度,在水下可按需要调整。
4、设计功率根据需要可大可小,必要时可串、并联使用。
5、水域运行冬季不易结冰、也可在冰下运行,全年可作业。
附图1说明:结构图
1、进空气塑胶管、 2、电源胶管线、
3、塑胶管接头、 4、8、吊环、
5、电线防水盒盖、 6、15、滚动轴承
7、电机转子、 9、12、防水密封盒、
10、进气弯管、 11、16、防水骨架密封圈、
13、电机线包、 14、电机定子、
17、电机空心轴、 18、螺旋浆、
19、扩散器。
附图2说明:运行图
20、空气吸入口、 21、深度可调绳索、
22、液面、 23、角度可调强索、
24、空气入水情况、 25、空气流过增氧机通道、
26、水流流动循环。
实施例:
用一功率为2、2千瓦的潜水电机,把全封闭的一端仿另一端结构,转动轴端加水封盒,防止水进入电机。把其中直径32毫米的电机轴、钻直径16毫米的中孔,并用2英寸弯头与端盖相接,用橡塑管引出水面通大气。另一端螺纹配装推进器和扩散器。
使用时,用钢丝绳索吊拉住吊环(4),(8),调整钢丝绳(21),(23)的长短,可控制“多用途水下充气增氧机”的深度和角度。当电机转动时,推进器旋转,推动水流轴向向前流动,扩散器末端形成真空,空气沿管道(1),弯管(10),空心轴(17),从扩散器(19),口流出散入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少卿,未经朱少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10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轰击炉的给料装置
- 下一篇:便携式箱形两用童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