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并联自动电话机的呼叫转换器无效
| 申请号: | 88208231.0 | 申请日: | 1988-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71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7-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电信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4M1/72 | 分类号: | H04M1/72 |
| 代理公司: | 邮电部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丽琴 |
| 地址: | 北京市广外***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 自动 电话机 呼叫 转换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话通信的用户设备,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同线并联电话机的分机呼叫转换装置。
目前我国电话线路不足,申请装机的用户又日益增加,安装同线分机电话的现象十分普遍。分机间简单地并联,受话时邻机可以监听,拨号时对邻机又有振铃干扰。主机加装手动扳闸,付机必须依赖于主机而不能独立。加装由两只继电器和电容器组成的自动扳闸装置,具有谁先摘机谁能通话,同时自动切断邻机的特点。但当受话时,若先接电话的甲方不是主叫方所要求的受话人,甲方不能将呼叫转换给真正的受话人,必须通知主叫方重拨一次或者通知乙方来甲方处接电话。
中国专利CN85201749“可振铃同线电话保密器”在上述自动扳闸电路的基础上,增加由继电器、电容器、电阻器和按钮开关连接而成的振铃装置,可在保持原话路不中断的情况下,转发被叫振铃信号,但从公开的说明书附图看,安装振铃装置的甲方可以将振铃信号转发给同线并联的乙方话机,乙方却不能将振铃信号转发给同线并联的甲方话机。而且由于增加的振铃装置与甲方话机串联,使线路中的充、放电电流减小,影响所转发的振铃信号的强度,尤其在具有反压吸收特性的程控交换网中,将无法形成振铃信号的转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并联电话机的呼叫转换器,除了具备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安装方便的特点外,还具有并联分机能互为正付的特点,即两机均可通过按键互相转发呼叫振铃信号,并伴有呼叫灯闪亮监视,能与任何制式的交换机(步进制、纵横制、程控制)和任何制式的自动电话机配合使用的特点。
本转换器由甲呼叫器、乙呼叫器、自动扳闸三部分电路组成。甲呼叫器与甲电话机并联,乙呼叫器与乙电话机并联,自动扳闸电路与电话进线a、b连接后,可任意并联在甲呼叫器方或乙呼叫器方。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图中,100为甲呼叫器电路,200为甲电话机,300为乙呼叫器电路,400为乙电话机,500为自动扳闸装置,a、b为电话进线。
当主叫方呼叫甲、乙机时,振铃信号通过a电话进线,阻流圈L,转换继电器M、N的静接点Ma、Na,甲、乙电话机200、400,甲、乙呼叫钮K1、K2(c位置),电解电容C1、C2,至b电话进线,因此甲、乙电话机均能振铃。
当甲方先摘机,转换继电器M动作,其静接点Ma断开,自动切断乙电话机400通路,并短接阻流圈L。若乙方先摘机400,转换继电器N动作,其静接点Na断开,自动切断甲电话机200通路,并短接阻流圈L。因此甲、乙方无论为电话主叫方或被叫方,送话、受话均能互相保密,互不干扰。这就是自动扳闸装置500的作用。与现有技术比,是在a电话进线与转换继电器M、N的静接点Ma、Na间串接了阻流圈L,实施中取电感量≥5享,它的作用之一是能增加主叫通路的阻抗,从而减小主叫振铃侧音。
当甲、乙方为被叫方时,若甲方先摘机,但乙方才是真正的受话方,甲方应先挂上话机200,使转换继电器M复原,其静接点Ma接通乙话机通路,按下甲呼叫钮K1至d的位置,由二极管(D1-D4)全波整流电路,发光二极管D9,振铃继电器A的静接点Aa,振铃继电器A线圈及与之并联的电解电容C3,串联而成的甲呼叫器100即振铃器通过自动扳闸电路500中的电解电容C1、C2,乙呼叫钮K2(c位置)和转换继电器M、N的静接点Ma、Na与乙电话机400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电信科学研究所,未经北京电信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82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出租汽车防劫报警装置
- 下一篇:工业锅炉飞灰循环燃尽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