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可构成大空腹中型砌块的薄壁块体无效
| 申请号: | 88207950 | 申请日: | 1988-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88207950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28 |
| 发明(设计)人: | 林宗良;周云;华荷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房屋管理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E04C1/06 | 分类号: | E04C1/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恒康 |
| 地址: | 上海市复兴***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构成 空腹 中型 砌块 薄壁 块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装房屋的薄壁块体建筑构件,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由钢丝网水泥制成,其中设置预留孔以通过螺栓连接、快速安装成房屋的薄壁块体建筑构件。
通常建造房屋是采用砖或砌块,用砌筑砂浆作为胶结材料将砖(或砌块)胶在一起筑成墙体,外墙粉刷水泥砂浆、内墙粉刷石灰膏,这样的房屋通常为永久性建筑。为了重复拆迁使用,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活动房屋,通常活动房屋是以钢结构为承重结构,内外墙复盖轻质水泥板,这种结构,墙体薄、保暖、隔热性差、二层三层的房屋造价一般比永久性住宅高、外表质感亦不如永久性住宅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装房屋薄壁块体建筑构件,它采用钢丝网水泥制成,块体上设置预留孔,通过螺栓可将块体之间加以连接并可快速地安装成房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薄壁块体建筑构件,由钢丝网水泥制成,其特征是块体呈盆形形状(也即横截面、纵截面均呈凹槽状),沿块体主平面四周边缘同向连续凸出的筋翼上按预定间隔设置与主平面平行的预留通孔,盆状块体的转角处的筋翼上设有与主平面垂直的预留通孔。筋翼的自由端面与主平面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薄壁块体制作简便、搭建房屋快速。用对销螺栓通过块体转角处垂直主平面的预留孔即可将二块块体光面向外连接成一块大空腹中型砌块以充当房屋的墙体,块体的尺寸的不同规格使其分别充当屋梁、楼板等不同构件,从而可通过螺栓联接将这些不同规格的块体组成安装成可拆卸的活动房屋。这种块体螺栓联接结构的房屋可建造三层,安装快速方便,且具有永久性房屋的保暖、隔热性能、平面布置具有多种变化,另外房屋的外表质感也美观。
为了更清楚地叙述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进行说明。附图中: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一种薄壁块体示意图;
图3、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另一种薄壁块体示意图;
图5是墙体与墙体、墙体与楼板的节点构造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薄壁块体所安装的三层房屋正剖视图;
图7是图1所示快装房屋的侧剖视图。
图1、图2绘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一种薄壁块体(它即是图6、7中所示的中间块体1)。如图所示,该薄壁块体1呈四方盆状,沿块体主平面(工作面)12的四周边缘同侧连续凸出的筋翼13上按预定间隔设置与主平面12相平行的预留通孔15,盆状块体转角处的筋翼上设有与主平面垂直的预留通孔14;筋翼13的厚度沿主平面由大至小呈连续变化;筋翼13的自由端面16与主平面12平行。
(将两块这种薄壁块体光面向外联接可得到规格为900×600×200的大空腹中型砌块,充当房屋墙体。)
图3、4是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另一种薄壁块体,也即图6、7中所示的小尺寸钢窗及门旁联接块4,两块这种薄壁块体光面向外连接,可得到2700×300×200的砌块,它也可充当阳台的悬臂梁。如图所示,盆状块体的狭长的矩形主平面12边缘同侧连续凸出带预留孔14、15的筋翼13。为提高其强度,除狭长的主平面12边缘没有筋翼13外,其中部垂直长度方向还设有与两侧筋翼光滑连接的加强筋翼13。
本实施例的构件制作材料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黄砂采用中偏粗天然黄砂、平均粒径0.35-0.50mm,钢丝网采用0.9-1.0mm冷拔钢丝,网格10×10mm(除屋顶板、楼板必须采用船用钢丝以外,墙体块体可用相同规格铁丝网或φ2.5冷拔钢筋网,网格150×150mm),石子平均粒径3-5mm。
块体混凝土级配(重量比):
水泥:黄砂:石子:水=1:1.35:2.4:0.5(适用于钢丝网、钢丝网作网架的块体)
水泥:黄砂:石子:水=1:1.70:3.75:0.54(适用于φ2.5冷拔钢筋网作网架的块体、石子平均粒径5-10mm。
屋顶板、楼板采用水泥砂浆:砂浆配合比(重量比)为:水泥:黄砂:水=1:2.5:0.5
构件要求表面平整、尺寸正确、保护层不少于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房屋管理科学研究所,未经上海房屋管理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7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化道内金属异物吸取器
- 下一篇:一种离子轰击减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