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广角可调风扇无效
申请号: | 88204300.5 | 申请日: | 198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55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7-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材;陈天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天材 |
主分类号: | F04D19/00 | 分类号: | F04D19/00;F04D29/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青海省冷***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广角 可调 风扇 | ||
用于轴流式风扇,特别是用于家用电风扇及内燃机冷却风扇。
现在广泛应用的轴流式风扇,所产生的气流是与风扇叶外径近似的圆轴体状平行吹出的,其作用面积小,气流密集。
申请号为85204422的“全风电风扇”,是一种能产生作用面积大的风的风扇,但其扇叶形状较为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现行风扇叶的形状改变不大,工艺简单,还可具有由用户自行调节气流锥度结构的能产生广角风的风扇。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组合风扇叶,是由轴流叶片和能产生径向气流的离心叶片,通过焊接、铸造等工艺制成的组合风扇叶,离心叶片的冲角为10°-30°,并可处于轴流叶片的进风面及出风面,或两者相结合。本实用新型特征是:在轴流叶片(1)上扭曲或装配离心叶片(2)。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是:至少具有两片离心叶片(2)。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是:离心叶片(2)可处于轴流叶片(1)的同一面。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是:离心叶片(2)可处于轴流叶片(1)的同一条边。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是:离心叶片(2)的宽度小于轴流叶片宽度的二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装配离心叶片(2)可以是可调节或可更换不同规格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是:由于把焊接、铸造等较复杂工艺,改为扭曲、装配较简单的工艺,采用较短的多片的离心叶片(2),使其分布在轴流叶片(1)边沿或中部,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工艺简单,对轴流叶片的形状改变不大,能较好地保持原风扇具有的优点,而且还具有可由用户自行调节气流锥度的结构。
图1和图2是轴流叶片(1)的进风边扭曲形成离心叶片(2)的示意图,角α为离心叶片的冲角。图3是在轴流叶片(1)上采用螺栓等方式装配离心叶片组(2)的示意图,离心叶片组(2)是放大3倍绘制的。轴流叶片(1)上的5个黑点表示可供选择的装配孔。图4是相互插接的示意图,三视图表示的离心叶片(2)是放大4倍绘制的,图3和图4都具有可调节和可更换的结构。
本人在横向宽9cm的轴流叶片进风边顶端扭曲形成2cm2的离心叶片,实测其运转时的气流锥度约为50°,作为民用电风扇本人认为50°较为合适,因锥度过大会导致风力过小,不然就得加大电机功率。
离心叶片处于进风边、顶边、出风边,处于进风面或出风面,以及冲角、面积、位置的选择得根据具体需要而定,可通过试验选定,比如处于轴流叶片(1)的顶边这样所需面积和冲角都最小。若为了不扩大原风扇叶运行空间采用处于出风面的进风较好。
还可采用固定的离心叶片与可调的离心叶片相结合的方式,本实用新型与摇头机构合用的效果也较理想。
图1的结构较适合内燃机冷却风扇、吊扇等。
图2是扭曲形成片数多,面积小,且面积和角度并非每片都相同的示意图。
图3是代孔轴流叶片(1),图6是离心叶片(2)是用塑料等合成材料或金属板制成两者用螺栓装配在一起,剖视图图6是放大3倍绘制的,图7是图6的左视图。
图4是具有条形缺口的轴流叶片(1),三视图图5是采用具有一定弹性或加热后具有弹性的塑料类合成材料制成的离心叶片(2),两者采用插接的方式装配很方便。
图3和图4都具有装拆方便的优点,所以容易变更离心叶片(2)的面积、片数,角度以及与园心的距离,其目的是调节离心叶片(1)所产生的径向气流强度与轴向气流强度之比,以达到需要的气流锥度。
当全部拆除离心叶片(2)后还可以恢复原轴流风扇的功能。
在4叶或6叶的风扇叶上也可以只在对称的一对或两对轴流叶片具有离心叶片,这样还可获得不同的气流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天材,未经陈天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43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