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桩管端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8200714 | 申请日: | 1988-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88200714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24 |
| 发明(设计)人: | 须泉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第四工程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E02D3/08;E02D5/7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天津市塘沽区5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桩管端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软土地基加固工程打设塑料排水板桩的专用装置。
软土地基加固工程中打设塑料排水板桩,目前使用较广的是带有挂钩的混凝土桩帽或铁板桩帽。使用这类桩帽的方法是:先将塑料排水板桩置入打设机的桩管内,并从桩管底端引出,再将预先准备好的桩帽挂在塑料排水板桩上,并使桩帽封闭桩管底端,随同桩管打入软弱地基下,作为塑料排水板桩在地下的锚固。这类桩帽加工过程较繁琐,并且需耗用大量的原材料,而且加工的质量和精度也不能保证,在施工中易出现卡桩或桩帽脱落引起的堵桩,不能保证正常施工并影响工程质量。日本特许公开昭59-192119所提到的打设塑料排水板桩的装置,也取消了使用桩帽来打设塑料排水板桩,该装置的优点在于:机械连杆传动,并由计算机控制,自动化程度高。该装置的整个动作过程是:在计算机控制下,油缸或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机械连杆,驱动推杆,将塑料排水板桩硬性推出桩管外插入泥土中。但该装置的结构复杂,而且制造成本价格昂贵,不宜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推广使用的打设塑料排水板桩的桩管端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是:综合使用混凝土桩帽和铁板桩帽打设塑料排水板桩的优点,用优质钢材制造可重复使用的桩帽和挂钩,合理地连接在桩尖管上,成为能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可活动的整体装置。取消使用铁板桩帽或混凝土桩帽打设塑料排水板桩。
本实用新型的桩尖管呈鸭嘴形,塑料排水板桩在内可自由平滑地运动。紧固在鸭嘴形桩尖管上的管状连接器,上端封闭,下端设有卡口呈半封闭,引伸出柔性连接杆。柔性连接杆的一端设有限位节,控制在连接器的腹腔内可上下灵活滑动和360°回转运动,另一端设有球形活动节连接桩帽和挂钩。挂钩的尺寸小于桩帽上端平面尺寸,并且铆固在桩帽上端平面上。桩帽的上端平面尺寸大于并且吻合封闭鸭嘴形桩尖管的底端面,挂钩同时进入鸭嘴形桩尖管内。在管状连接器的作用下,桩帽和挂钩悬挂在鸭嘴形桩尖管底端不脱落,并且相对于柔性连接杆和鸭嘴形桩尖管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可作360°回转。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可靠安全,操作简单方便,不需任何辅助设施和外来动力就可完成打设塑料排水板桩。在工程中使用效果很好,完全取消了使用混凝土桩帽和铁板桩帽打设塑料排水板桩,由卡桩、堵桩等引起的工程质量问题不再出现,保证了正常施工,并且节约了大量的原材料,降低了工程成本,宜于推广使用。详见分析表。
附图说明:
图1为桩管端部装置的主视局部剖面结构图。
图2为桩管端部装置的侧视图。
图3(a~c)为用本桩管端部装置打设塑料排水板桩过程图。
图1中:
1、鸭嘴形桩尖管 2、排除故障活动门 3、挂钩 4、桩帽 5、球形活动节 6、卡口 7、柔性连接杆 8、限位节 9、销栓 10、管状连接器
图3中:
11、塑料排水板桩
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在天津新港东突堤软基加固工程中使用的施工实例:
施工时将桩管端部装置固定在打设机的桩管上。塑料排水板桩(11)置入桩管内,并引至鸭嘴形桩尖管(1)底端露出100mm左右,将露出的塑料排水板桩折成180°的V状挂在桩帽(4)的挂钩(3)上,并使桩帽(4)的上端平面吻合封闭鸭嘴形桩尖管(1)的底端,挂在挂钩(3)上的塑料排水板桩(11)同时被封闭在鸭嘴形桩尖管(1)内。柔性连接杆(7)随着桩帽(4)与鸭嘴形桩尖管(1)的吻合封闭,进入管状连接器(10)内。打设机将桩管插入地层中规定深度后(图3a),将桩管缓慢拔起,桩帽(4)在地层泥土作用下,自行脱离鸭嘴形桩尖管(1),柔性连接杆(7)也随之滑出管状连接器(10)(图3b),直到柔性连接杆(7)设有限位节(8)的一端被管状连接器(10)下端的卡口(6)卡住。塑料排水板桩(11)在地层泥土的压力下,被挤在泥土中。随着桩管继续向上拔起,挂钩(3)自动脱落塑料排水板桩(11)(图3c)。在管状连接器(10)的作用下,柔性连接杆(7)拖挂着桩帽(4)和挂钩(3)随同桩管向上拔起至地面,完成了打设塑料排水板桩(11)的整个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第四工程公司,未经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第四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0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肠注水式坐便器
- 下一篇:一种新的高性能空心阴极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