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盖锅炉无效
| 申请号: | 88200343 | 申请日: | 1988-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88200343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9-21 |
| 发明(设计)人: | 朱英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英吉 |
| 主分类号: | F24H1/22 | 分类号: | F24H1/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及家用锅炉的部分改进装置。
已有锅炉、或因结构复杂不易清理灰垢,或因结构简单热效率过低。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补充已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达到即方便清理灰垢又可提高热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要点是接受热能的容水盖可以一侧的垂直或水平管路轴线为轴运动,从而能够暴露容水盖复盖着的结构,以便进行清理或其它操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特殊结构,当它与其它锅炉(包括工业锅炉、茶炉、土锅炉)相配合时很容易把热效率提高到80%以上并稳定保持下去。
附图说明(示意图):(1)、C型接头;(2)、套环;(3)、铰轴管;(4)、引水管;(5)、容水盖。箭头表示工作时水运动路线。
本实用新型可做成大、中、小型系列产品分别用于工业锅炉、茶炉、土锅炉上。
现以与土锅炉配套的盖锅炉为例说明如下。
所需材料主要可为镀锌管、板或钢管、板,也可以是不锈钢。
先按土锅炉(或其它炉具)的上面炉眼做直径稍大(能复盖炉子放热部位)的平底(底面也可以是曲面、波浪形、盘管形或是环状凸凹槽排列而成)的容水盖(5),纵截面(把底边看成直线)可以是半圆形、弓形、矩形、三角形、梯形、球缺、也可以是它们的组合形,其俯视图可以是圆形、矩形、环形、或多边形。在容水盖(5)的底面以外的任意部位上根据所用引水管数量设一孔或数孔,一般简易可设上下2个引水管(4)固定在容水盖(5)底边以外的任意点上,引水管管口可以伸进并确定在容水盖中的任意方位上。引水管(4)之间可以平行或不平行,最好是下引水管(冷水管)持平,上引水管(热水管)从容水盖斜上伸向铰轴管(3)。引水管可以是直线型、也可以是曲线形。引水管(4)的另一头与铰轴管(3)通过三通或弯头相连,也可以直接焊接。铰轴管(3)可以是整管,管中可以贯通,也可以在中段用挡片分隔,还可以是由两段合成,但必须保持同轴线。铰轴管两端有做为铰接兼密封用表面粗糙度最好在1.6~0.8毫米左右的园柱或园锥面。C型接头(1)用C型刚性梁将两个管头按定距固定而成,安装在炉侧管道中。C型接头(1)两个管头间内尺寸恰好是铰轴管两端的外尺寸,C型接头(1)两个内端与铰轴管(3)的两个外端通过套环(2)同心定位而对接。套环(2)与C型接头(1)可以螺纹相连,也可采用光表面极小间隙配合——铰接,并可加设对套环(2)起紧定作用的螺母。套环(2)与铰轴管(3)相配部位密封(可滑动)配合。
工作时冷水依次通过C型接头(1)下部、铰轴管(3)下部、下引水管(4)进入容水盖(5),被加热后依次通过位于上方的上引水管(4)、铰轴管(3)的上部、C型接头(1)的上部进入与之固定的管路中。由于铰轴管(3)在套环(2)的定心作用能以C型接头管路轴线为轴运动,所以能方便地复盖、暴露下面的炉具,就可以方便地清理其下方炉具或自身灰垢并进行必要操作,尤其在家用炉具中,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热能,对提高远距离热效率及集中解决取暖、做炊相矛盾的难题发挥独特的优良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英吉,未经朱英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200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