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永磁能源机磁组磁极排列新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88108151.5 | 申请日: | 1988-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50A | 公开(公告)日: | 1990-06-13 |
| 发明(设计)人: | 高步;高宝利;孙东;于荣佩;高宝昌;高原;高阳;高兰;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步 |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 代理公司: | 贵州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于俊汉 |
| 地址: | 贵州省贵阳市白***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能源 机磁组 磁极 排列 新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磁组磁极的排列方法。
在1987年4月3日我申请的发明专利:永磁能源机。申请号为87101528。公开日1987年11月11日。在该机中磁场是由固定磁组(1)和活动磁组(2)组成,固定磁组(1)是一组磁棒,在磁棒的园周表面构成地球南北极即NS极。活动磁组(2)是由永久磁铁组成。由于磁棒上下面为一个NS极,因此磁棒需要转较大的角度才与活动磁组(2)不吸。同时固定磁组和活动磁组的相吸,相斥受两磁组之间的距离限制,两磁组之间的距离越大,磁组力臂就越大,轮盘机转动消耗的功就越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永磁能源机磁组磁极排列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磁组磁极排列方法,上磁组(1)和下磁组(2)都是由多根磁柱或磁条组成,每根磁柱或磁条又由多个磁块拼合而成,每根磁柱或磁条侧面或端面构成多个NS极,磁极越多,转动角度越小,就可与上磁组不吸。根据磁场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理,用机械办法使电磁场力作功并输出。本发明的上下磁组之间的距离与磁组力臂无关。同时在下磁组(2)中转动的磁柱或磁条发生故障时,靠下磁组的左右磁组向两边运动与上磁组产生位移而正常作功。
本发明由上磁组(1)和下磁组(2)组成。上磁组(1)和下磁组(2)都是由多根磁柱或磁条平行排列组成,每根磁柱或磁条又由多个磁块拼合而成,磁柱或磁条以及磁块的数目N=1,……n,n是正整数,每根磁柱或磁条侧面或端面构成多个NS极。
下磁组(2)的每根磁柱或磁条(4),上端和中下部各由一对轴承固定在下磁组框架上,磁柱或磁条下端装有园形轮盘(5),由绳与原机轮盘(7)相连。两相邻磁柱或磁条在轮盘(7)的带动下可以沿轴承相对转动,使上下磁组不吸。下磁组(2)由左右相同的两个磁组组成,分别安装在下面的滑道(8)上,由插销固定,当下磁组上的转动磁柱或磁条发生故障时,拔去插销,左右磁组可以左右移动,与上磁组(1)产生位移,使下磁组与上磁组不吸,可以继续作功。
上磁组(1)的每根磁柱或磁条(3),固定在上磁组的滑动支承架上,可以沿套管内壁相对下磁组上下运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上下磁组是由侧面或端面有多个NS极的磁柱或磁条组成,比原技术只有一个NS极结构先进,同时,上下磁组之间的距离不影响磁组力臂的大小,从而磁组作功大。在下磁组中转动的磁柱或磁条发生故障时,可以靠下磁组的左右磁组的左右移动和上磁组产生位移而继续作功。所以本发明比原永磁能源机的固定磁组和活动磁组更先进,同时制造简单。
说明书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上磁组和下磁组磁极排列剖视图。
图2,磁柱或磁条侧面构成多个NS极示意图。
图3,磁柱或磁条端面构成多个NS极示意图。
在附图中:1.上磁组,由多根侧面或端面构成多个NS极的磁柱或磁条平行排列组成,固定在滑动支承架上,可以上下运动;2下磁组,由左右两个相同磁组组成,每个磁组均由多根侧面或端面构成多个NS极的磁柱或磁条平行排列并由轴承安装在磁组框架上,磁柱或磁条可以相对转动,左右磁组可以左右移动;3.上磁柱或磁条,由多个磁块拼合而成,侧面或端面形成多个NS极;4.下磁柱或磁条,由多个磁块拼合而成,侧面或端面形成多个NS极;5.轮盘,园形,安装在每根下磁柱或磁条的下端,由绳与原机轮盘(7)相连;6.滑道,可使下磁组左右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步,未经高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81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