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杂交水稻生产的改良途径无效
| 申请号: | 88100355 | 申请日: | 1988-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88100355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9-14 | 
| 发明(设计)人: | 阿方索·G·卡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围环物产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02 | 分类号: | A01G1/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玉贞 | 
| 地址: | 美国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杂交 水稻 生产 改良 途径 | ||
1、一种有效生产能长成雄性可育的F1代杂种栽培稻(Oryza sativa)植株的种子的改良方法,包括:
(a)在种植区内种植:(i)雌性可育胞质雄性不育稻株的群体,这些植株具有完全外露的柱头,不用生长激素就完全抽出的稻穗,其剑叶在不割除时,通常向上伸展的最高点低于所述稻穗的顶端,因此该稻穗的定位易于接受附近植株的花粉,所述剑叶的定位低于所述稻穗的顶端可归因于某些隐性基因,这些植株还具有产生带有一个显性遗传的遗传标记的种子的能力;(ii)雌雄性均可育的稻株的群体,这些植株能恢复所述胞质雄性不育稻株子代的雄性可育性,并具有可归因于某些显性基因的通常是长而直立的剑叶,该剑叶通常向上伸展的最高点超过稻穗的顶端,这些植株还具有在自花授粉时产生带有隐性遗传的遗传标记的种子的能力。
(b)为所述稻株群体授粉,从而在所述雌性可育胞质雄性不育稻株(i)上结出种子,这些种子能长出具有长剑叶的雄性可育F1代杂种稻株,剑叶通常向上伸展的最高点超过稻穗的顶端,从而可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同时,在所述雌雄性均可育稻株(ii)上由自交产生种子。
(c)收获在所述种植区内长出的所述稻株上结的种子。
(d)根据所述遗传标记,将所述(i)植株上结的可长成雄性可育F1代杂种稻株的种子与所述(ii)植株上由自交产生的种子完全分开。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高效生产能长成雄性可育的F1代杂种栽培稻植株的种子的改进方法,其中在步骤(a)中,所述群体(ⅰ)和(ⅱ)以完全随机的群体种植。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高效生产能长成雄性可育的F1代杂种栽培稻植株的种子的改进方法,其中所述稻株是籼型的。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高效生产能长成雄性可育的F1代杂种栽培稻植株的种子的改进方法,其中所述稻株是粳型的。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的高效生产能长成雄性可育的F1代杂种栽培稻植株的种子的改进方法,其中所述雌性可育胞质雄性不育稻株(ⅰ)的细胞质得自WA细胞质。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的高效生产能长成雄性可育的F1代杂种栽培稻植株的种子的改进方法,其中所述雌性可育胞质雄性不育植株(ⅰ)的细胞质得自Gam细胞质。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的高效生产能长成雄性可育的F1代杂种栽培稻植株的种子的改进方法,其中所述雌性可育胞质雄性不育植株(ⅰ)的细胞质得自DW细胞质。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的高效生产能长成雄性可育的F1代杂种栽培稻植株的种子的改进方法,其中所述雌性可育胞质雄性不育植株(ⅰ)的细胞质得自L细胞质。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4的高效生产能长成雄性可育的F1代杂种栽培稻植株的种子的改进方法,其中所述雌性可育胞质雄性不育植株(ⅰ)的细胞质得自BT细胞质。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高效生产能长成雄性可育的F1代杂种栽培稻植株的种子的改进方法,其中所述植株(ⅱ)的高度通常等于或大于所述植株(ⅰ)。
1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高效生产能长成雄性可育的F1代杂种栽培稻植株的种子的改进方法,其中所述雌性可育胞质雄性不育植株(ⅰ)的剑叶呈下披状态,这可归因于某些隐性基因。
1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高效生产能长成雄性可育的F1代杂种栽培稻植株的种子的改进方法,其中所述雌性可育胞质雄性不育植株(ⅰ)的剑叶呈下披状态,这可归因于某些隐性基因。
1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高效生产能长成雄性可育的F1代杂种栽培稻植株的种子的改进方法,其中所述雌性可育胞质雄性不育植株(ⅰ)的剑叶呈向下弯曲的状态,这可归因于某些隐性基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围环物产公司,未经围环物产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03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