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空腹螺杆取土钻无效
| 申请号: | 87215061 | 申请日: | 1987-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5061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6-22 |
| 发明(设计)人: | 汪士尚;张耀荣;李天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士尚 |
| 主分类号: | E21B49/02 | 分类号: | E21B4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河北省石家庄市槐中路中国科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腹 螺杆 取土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土钻,尤其是用于农田采集土样的手动取土钻。
农田采集土样所应用的手动取土钻,通常是侧壁具有开口的圆筒形取土钻。这种公知取土钻由圆筒形钻头的内腔采集土样,所采土样不易与其它层次土壤混杂。但是,由于这种取土钻完全依靠圆筒形钻头前端的刃口对土壤进行凿切和滑切而钻入土层,因此,操作比较费力,钻进效率低,特别是在干硬、粘重的土壤和深层土壤取样时尤为困难。
另外,还有一种公知的麻花形螺杆取土钻。这种取土钻虽然在钻土时比较省力和钻进速度快,但由于它是依靠螺杆钻头的螺旋沟槽采集土样,出土时为避免土样脱落,只能垂直拔出,而不能反向旋转退出,所以,在干硬、粘重的土壤和深层土壤采样时,同样是费力的。特别是该取土钻具有土样易与其它层次土壤混杂和取土量较少的缺点,因此不适于农田采集土样应用,尤其不适于以土壤农化分析为目的的土样采集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取土钻,它所采集的土样不易与其它层次土壤混杂,并且操作轻便、钻进迅速。
本实用新型由空腹螺杆钻头、钻杆和操纵手柄组成、空腹螺杆钻头的外缘为螺杆,内部是圆筒形空腹;外缘螺杆的螺旋方向为正旋,螺旋线在螺杆头部与垂直于螺杆轴线的端面相交形成锐角;螺杆的其中一侧,自头部起沿纵长方向有一个削平面,该削平面使外缘螺杆与圆筒形空腹之间形成一个连通的开口。该空腹螺杆钻头也可以由两个半圆组成,两半圆分别由头、尾部带螺纹的套箍固定,头部套箍的前端具有切削利刃,尾部套箍的上部为连接钻杆的螺孔。
使用该种空腹螺杆取土钻采集土样时,在钻头进入土层后,操作者只要对取土钻施加适当辅助向下的力量,而主要靠顺时针旋转取土钻,利用螺杆钻头于土壤中作旋转运动所产生向下的牵引分力的作用,即可轻便地钻到土层的预定深度。钻头内部的圆筒形空腹,起采集土样的作用。当采到预定深度的土样后,该取土钻无论是反时针旋转,借助螺旋推力退出土层,或是边旋转边垂直拔出土层,因土样包容在钻头腹内,所以均不易与其它土壤发生混杂。收集钻头内的土样时,可利用改锥等工具从钻头侧部的开口伸进其腹内,将土样由后向前推出。对于由两个半圆组成的空腹螺杆钻头,则可分别将头、尾部套箍拆下,将钻头的两个半圆分开,即可迅速取出完整的圆柱状土样。
本实用新型由于既可利用螺杆钻头正向旋转所产生的向下牵引力而钻入土层,又可借助反向旋转所形成的向上推力而退出土层,因此,无论是钻入或退出土层的操作都比公知取土钻轻便、省力和效率高。这种优点越是在干硬、粘重的土壤和深层土壤进行取样作业,越为明显。另外,由于土样是被采集在钻头的腹内,因此,本实用新型同时还具有不易使土样产生混杂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钻头为整体结构的空腹螺杆取土钻的主视图。
图2是钻头为整体结构的空腹螺杆取土钻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钻头为两个半圆组成的空腹螺杆取土钻的结构图。
图中,1是空腹螺杆钻头,2是钻杆,3是操纵手柄,4是尾部套箍,5是头部套箍。
图中的空腹螺杆钻头系采用45号中碳钢或50号锰钢制造,也可采用其它碳素钢制造。钻头的螺杆外径为30-60毫米,螺杆内径为22-45毫米,螺距为16-32毫米,圆筒形空腹直径为18-4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士尚,未经汪士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5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示电压等级的试电笔
- 下一篇:不用螺纹的接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