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急救人工呼吸器无效
申请号: | 87212800.8 | 申请日: | 1987-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00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宝印;刘志和;隋金亮;阮秀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H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救 人工 呼吸器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抢救用医疗器械。
工业和交通等伤亡已成为现代医学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对危重病人的现场抢救受到国内专家的重视。肺复苏是心、肺、脑复苏中最重要的一环。口对口人工呼吸仍是最有效的抢救方法,但是由于救护人员与病人口的直接接触,不仅易传染疾病,有时因胃内溶物的反流,造成误吸,影响复苏效果,而且大多数救护人员不易接受,造成多数危重病人失掉抢救机会而死亡。气管内插管术,仅限于条件的医院,现场抢救难以用上,对此,国外研制出了导尿管式的呼吸通道,为现场抢救提供了较好的设备,但操作复杂,易误插,且并发症多也无吸痰装置,难以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于基层保健、医院、交通事故原发地等现场突然窒息的病人抢救用器械。
本实用新型一种急救人工呼吸器有吸痰装置[1]、接头[2]、面罩[3]、三通[4]、通气装置[5]和呼吸球[6]等组成。吸痰装置[1]是在通气导管内通过的一个装置,其顶端为一负压球[1-1]、负压球[1-1]、接吸引管[1-2]通过三通[4]上的吸痰管接头[1-3]与吸痰管[1-4]连接,吸痰管[14]是一硅橡胶软管,接头[2]由吹气管[2-1]、弯接头[2-2]组成在弯接头[2-2]顶端有一过滤网[2-3]、接头[2]与三通[4]相连接,弯接头[2-2]顶部接呼吸球[6-1],呼吸球[6-1]末端接输氧管[6-2]、其间隔有进气活瓣[6-3]、三通[4]一端接面罩[3-2],二者以三通管接口[4-3]和调节螺丝[4-2]相连,中间还可以挂勾,用于挂住辅助器具橡皮带固定该装置于人体呼吸器官上用,面罩外配置带充气阀门的充气面罩套[3-1]三通管接口[4-3]的末端接一自制的硅橡胶通气导管[5-1]、园弧形的通气导管末端带有一可封住食管口的皮瓣[5-2],以防胃肠内溶物返流而造成的误吸。为了保护牙齿和选择插入深度,在通气导管的前部外径上设有齿槽[5-3],通气导管[5-1]外形与人体生理弯曲特征一致,三通单向呼吸阀和面罩可防止气流往返交叉和二氧化碳蓄化中毒,充气面罩套由于注入了气体使面罩与人面部更好地吻合,透明的面罩可防止吹入气体回流病人口、鼻,可随时观察病人的变化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小型、简单、安全卫生、结构合理,适用于现场抢救使用,不受电源、氧气等条件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一)插管:
使病人仰卧,头部后仰,急救人员位于病人头部,左手拇指和食指提起病人下颌,使口张开约1-2厘米,清除口中异物,右手持急救器,通气导管与口腔实际弯度的方向相反,盲探插入舌根处,然后使其旋转180℃,挑起会厌,直插入声门气管处,这时,门齿应嵌入相应齿槽内,通气管口对准气管,而皮瓣盖住食道,插管就序后,用四头带固定。
(二)吸痰:
呼吸器导管插入后,用手迅速挤压负压球3-4次,使痰液排出体外,然后开始人工呼吸必要时也可随时吸痰。
(三)人工呼吸:
吸痰结束后,救护者口含弯接头,施行人工呼吸(16-18次 分钟)若使用呼吸球,可将呼吸球接入弯接头处,以同样的频率进行人工呼吸,直至病人恢复呼吸或停止抢救。
(四)取出呼吸器:
当病人恢复呼吸或不再施行人工呼吸时,即可解下四头带,拔出插管,改用其他方法辅助呼吸。
附图:一种急救人工呼吸器结构示意图
1-1负压管 1-2吸引管 1-3吸痰管接头
1-4吸痰管 2-1吸气管 2-2弯接头
2-3过滤网 3-1充气面罩套 3-2面罩
4-1三通管 4-2调节螺丝 4-3三通管接口
5-1通气导管 5-2皮瓣 5-3齿槽
6-1呼吸球 6-2输氧管 6-3进气活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未经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28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