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新型转子混砂机无效
| 申请号: | 87212761 | 申请日: | 1987-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2761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7-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第四铸造机械厂 |
| 主分类号: | B22C5/04 | 分类号: | B22C5/04 |
| 代理公司: | 青岛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尉云畔 |
| 地址: | 山东省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转子 混砂机 | ||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铸造砂处理机械中的新型转子混砂机。
本实用新型之前,在国外已有西德Eirich公司研制的强力逆流式混砂机;KW公司研制的WM型转子式混砂机;瑞士GF公司研制的STM型透平式混砂机;西德BMD公司研制的CM型混砂机;国内已有国家专利局于1986年1月公布的逆流转子混砂机等。上述各类转子混砂机,归纳起来可分为高速冲击型和低速搅拌型。高速冲击型转子混砂机一般有1至2个高速转动的转子,其转速在500~1000转/分。由于转子转速高,限制了转子的作用半径,且功率消耗大,并宜导致型砂发热升温,混制型砂的湿压强度低于辗轮混砂机,因而这类机型的混砂机适用范围窄。低速搅拌型的混砂机,如CM混砂机有内、中、外三组刮板,彼此按相反方向绕底盘中心转动。由于转速低(只有13~24转/分),能耗也低。但在混砂过程中对粘土团的冲击、破碎作用差。且该机由一套传动装置驱动三层不同转向的刮板,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速中心旋转刮板和中速侧置转子组合结构的新型转子混砂机,以解决上述各类机型的不足,达到提高混砂能力和质量,降低能耗,结构简单,降低制造成本,维修方便之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由电动机(11)、传动装置(16)、转子(12)、叶片(2)组成新型转子混砂机的两个侧置转子机构;由刮板座(15)、流砂锥(14)、刮板(9)、(10)等组成中心旋转刮板组件,并由电动机(7)、联轴器(4)、减速器(5)带动运转;围圈(1)、底盘(3)、铸石衬板(8)、支腿(6)组成机器的主体部分。
上述各部分的详细联接和特殊结构如下:
电动机(11)固定在围圈(1)的外部圆周表面上,两转子(12)与轴心线对称放置,转子(12)通过传动装置使其转动。转子(12)的下部固定2至4层叶片(2),叶片与水平面夹角15至60度;围圈(1)紧固在底盘(3)的圆周上,底盘(3)固定在4条支腿(6)上。底盘(3)的上面铺砌铸石衬板(8),下面固定电动机(7),经联轴器(4)、减速箱(5)驱动中心刮板组件(13)旋转。刮板座(15)为圆柱形,圆柱顶部装有流砂锥(14)。刮板座(15)下部固定刮板(9),并使其靠近于铸石衬板(8)上平面。刮板(9)迴转直径近似等于围圈(1)内径。在刮板座(15)轴向外圆柱面中、上部,固定1至2层刮板(10)。刮板(9)、(10)径向为扁直型或曲线型,与水平夹角为15至45度。组装时,应使刮板(9)、(10)与叶片(2)的间隙控制在10至50毫米。
本实用新型,侧置转子(12)转速为100~400转/分;中心旋转刮板组件(13)转速为15~55转/分;侧置转子(12)的转向可顺时针,也可逆时针。
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盘径为1000毫米。两组转子(12);每组转子二层叶片(2);叶片(2)与水平夹角15度;两层刮板(9)、(10)与水平夹角30度;中心旋转刮板组件(13)转速为45转/分,转子转速为300转/分。叶片(2)与刮板(9)、(10)间隙20毫米。该实施例是天津大学在盘径400毫米的转子混砂机试验台上,经二年多的试验研究后进行的中间试验。经测定,该实施例的生产率是国内先进的同盘径高效辗轮混砂机的二倍,也高于同盘径的各类转子混砂机;混制型砂的湿压强度、透气性等性能指标均优于其它混砂机;无需任何保护装置即可负载起动;机器结构简单,重量轻,整机重量和制造成本仅为相同工作能力的高效混砂机的二分之一(能耗比辗轮混砂机节约三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要求设计成多种规格的系列产品,以满足我国铸造行业的发展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第四铸造机械厂,未经青岛第四铸造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2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