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次接触灌装头无效
| 申请号: | 87210689 | 申请日: | 1987-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0689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31 |
| 发明(设计)人: | 丁林;樊锡平;徐凤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林 |
| 主分类号: | F17C5/02 | 分类号: | F17C5/02 |
| 代理公司: | 锦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锦 |
| 地址: | 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 接触 灌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液化石油气(以下简称液化气)钢瓶角阀口对接装置。
现有的灌装头有两种:气动灌装头和手动灌装头。前者利用压缩空气作动力。从节能节支的目的,大部分中、小型液化气站希望采用一种简便可靠的手动灌装头。现有的手动灌装头主要由对接主体和加力机构组成。对接后需用手打开尾端的加料阀。由于对接嘴与加料阀之间的导管较长,在取下灌装头时液化气的排放量较多,污染严重,也很不安全。有的灌装头采用手压杠杆式加力机构,由于杠杆的张开受掐幅度的限制,对接行程较小。为了减少对接间隙,需用手开合夹钩。这种结构的灌装头同样要采用手动开关加料阀。
由于钢瓶角阀的生产厂不同,阀口深浅度也不同。现有的手动灌装头设有行程调整螺母。根据现场情况,对灌装头行程螺母反复调整以,满足对接的密封要求。另外,由于对接灌装需依次进行多个动作一旦,搞错程序,容易使高压可燃气体喷出,静电电位很高,很不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手动灌装头,它只需一个动作即可完成对接、密封、开阀、阀口深浅度补偿和灌装的全部过程。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一个装有自封活门的圆柱对接主体上装有肘杆机构。操作该机构使滑套和滑套上的夹钩前后移动。装卡时夹钩的回推作用力可以打开对接嘴后面的活门,使液化气充入钢瓶。灌装头对接嘴与钢瓶角阀阀口的夹紧和密封以及活门的自动关闭都通过活门后的弹簧实现。这种机构可以对角阀阀口的深浅度自动补偿。达到了简便可靠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次接触灌装头的正等轴侧剖视图。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该灌装头有一个圆柱状对接主体,由对接嘴(3)、阀座(4)、活门(6)、弹簧(9)、加力座(12)及壳体(5)组成。在主体上设有肘杆机构,由夹钩(7)、连杆(8)、定位套(11)及手柄(13)组成。液化气软管与延长柄(14)上的接嘴插接,并用喉箍卡紧。正常情况下,活门(6)处于关闭状态,液化气不流动。灌装头与钢瓶角阀对接时,先将对接嘴(3)插入钢瓶角阀口,夹钩(1)置于角阀的背面。向后扳动手柄(13),手柄上的连杆(8)带动滑套(7)和固定在滑套上的夹钩(1)一齐向后移动使得对接嘴(3)与钢瓶角阀口对接夹紧。当夹紧力大于弹簧(9)的预紧力时,夹紧力的回推作用就会推动对接嘴(3)向后移动而打开活门(6),液化气就会通过活门而进入钢瓶,实现灌装。
由于弹簧(9)的作用,灌装是在密封圈(2)压住角阀口保证不泄漏的情况下,再打开活门(6)进行的,所以对接嘴(3)与钢瓶角阀口的对接处,在灌装过程中能保证密封。对接嘴(3)与阀座(4)是滑动密封,轴向留有补偿活动量,适合与任何角阀口深浅度的对接密封,实现了对不同角阀口深度的自动补偿。
加力座(12)在装配时,对弹簧(9)压缩,使弹簧(9)产生一定的预紧力,以保证在灌装头与钢瓶角阀夹紧密封后,再打开对接嘴(3)后面的活门(6)。
为保证该灌装头与钢瓶角阀对接时肘杆机构自锁,在手柄(13)的反向延长端装有凸轮(10)。凸轮(10)的作用是使连杆(8)的安放位置稍许超越肘节位置而自锁,旋转凸轮(10)可以对超越肘节的量进行调整。由于稍许超越肘节位置,用很小的卸载力即可使肘杆机构释放。取下灌装头。
夹钩(1)与滑套(7)的固定可以是螺栓紧固,也可以是顶丝紧固,这样的固定方式可以调整夹钩(1)的在滑套(7)上的位置。
手柄(13)与凸轮(10)的固定可以是螺栓固定,也可以是螺丝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林,未经丁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0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