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采暖及油烟净化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7204398 | 申请日: | 1987-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4398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7-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达锋;魏群;邓继良;匡林常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技术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24B1/185 | 分类号: | F24B1/185;F24C15/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暖 油烟 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暖和厨房除油烟装置。
目前国内广泛地使用着各种以煤、柴等固体燃料为燃料的敞开式炉灶,这些炉灶由于没有配置烟筒等室内净化装置,燃烧废气直接向室内散发,故不宜用于室内的采暖,并且烹饪时产生的大量油烟严重污染厨房,国内外专利中提出过多种净化烹饪油烟的装置,如日本公开专利59-85622提出的除油烟装置,将净化装置与烹饪器具组装在一起,开动风机工作时可将烹饪产生的大颗粒油烟、油滴基本净化。但该装置不适用于固体燃料炉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各种固体燃料炉灶提供一种配合使用的高效清洁的采暖及油烟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热源(1)、热交换器(5)、微型轴流风机(8)、油烟净化器(7)、连接软管(15)、送气管(24)、进气管(25)几部分。热源为普通固体燃料炉灶、热交换器(5)为一个与炉灶口相配置的圆柱体,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吸热的同心圆柱环(13),内部为等高度的散热片(12),散热片可按各种迷宫状设置,上部通过高温密封材料(10)和盖子(14)对热交换器(5)进行密封,侧面设置了进气口(16)和出气口(17),出气口也可设置在盖子(14)的中心;油烟净化器(7)为一圆柱体或长方体,两端各设置一个开口(18),内部设置若干层油烟吸附净化材料(19);轴流风机和油烟净化器通过盖子(14)上的支座(6)与热交换器固定。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暖时能将清洁的空气加热后送往室内,采暖热效率高;净化油烟时,能将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大部分油烟、油滴除去,保持厨房卫生。同时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以下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热交换器除去盖子和密封材料后的俯视图。
其中,(1)炉灶,(2)炉灶风门,(3)炉胆,(4)炉灶旋火面板,(5)热交换器,(6)支座,(7)油烟净化器,(8)轴流风机,(9)轴流风机电机,(10)高温密封材料,(11)密封螺丝,(12)散热片,(13)吸热片,(14)盖子,(15)连接软管,(16)进气口,(17)出气口,(18)油烟净化器端口,(19)油烟吸附材料层,(20)热交换器提手,(21)热交换器底面,(22)轴流风机进气口,(23)轴流风机出气口,(24)采暖送气管,(25)采暖进气管。
参见图1、图2、图3,炉灶(1)内燃烧产生的热被热交换器(5)的底面(21)和吸热片(13)所吸收,并传给散热片(12),吸热片根据高度和半径的不同,由大到小向中心同心设置,以便增加吸热面积,聚集火力,减少热量的损失,散热片(12)等高度地根据各种迷宫形状设置。让轴流风机(8)的进风口(22)与热交换器的出气口(17)通过软管(15)相连,开动轴流风机,清洁空气便通过进气管(25)从进气口(16)进入热交换器(5),吸收从底面(21)和散热片(12)传出的热量,由于散热片成迷宫状设置,增加了受热气流的流动路程,从而提高受热空气的温度。从热交换器出来的受热空气通过轴流风机(8)由送气管(24)送往室内采暖。
不进行采暖时,通过提手(20)从炉灶(1)上取下热交换器置于炉灶旁边,炉灶便可用于烹饪,将轴流风机进气口(22)与油烟净化器(7)的任一端(18)通过软管(15)相连,这可通过三通阀来实现,启动轴流风机,便可使烹饪时产生的油烟进入油烟净化器,被吸附材料(19)所吸附,从油烟净化器另一端出来的气体就变清洁了。吸附材料可以是各种多孔性人造纤维、聚脂、金属滤芯等。
图1、图2、图3所示采暖及油烟净化装置的热交换器采用金属制造,热交换器为圆柱体,直径为310mm,散热片高度100mm,轴流风机功率15W,油烟净化器直径120mm,当炉灶燃烧效率为70%时,采暖热效率为30-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湖南省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4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