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下吸式气化燃烧炉无效
| 申请号: | 87202635 | 申请日: | 1987-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2635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10 | 
| 发明(设计)人: | 罗振涛;崔建伟;娄炳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振涛 | 
| 主分类号: | F24B9/00 | 分类号: | F24B9/00;F24C1/16 |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管新国,朱进桂 | 
| 地址: | 河北省石家庄市体育***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下吸式 气化 燃烧 | ||
一种下吸式气化燃烧炉,特别是采用农林植物茎叶等废弃物为燃料的下吸式气化燃烧炉。
目前尚未见有关下吸式气化燃烧炉的报导,已有的相近装置有“上吸式气化炉”和“下吸式气化炉,如广州能源所研制的上吸式气化炉。上吸式、下吸式气化炉是由可燃气体发生器和气体收集器组成,其基本功能是产生可燃气体,而可燃气体的燃烧是在另外的燃烧炉内进行。这一种套采暖用燃烧装置必须由气化炉、燃烧炉二套炉具组成,因此就使这种燃烧装置存在成本较高,体积大,结构复杂,热交换效率低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真对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将气化过程和燃烧过程结合在一起,去掉了气体收集器,减少了中间环节,使燃料的气化和燃气的燃烧同时进行,并可同时控制,因而使燃烧装置的结构大大简化,并使热交换效率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热交换效率较高,并可充分利用农林植物叶茎等残余废弃物为燃料的采暖供热燃烧炉。
本实用新型由兼做气化室的料斗〔9〕、夹层水套围成的燃烧室〔5〕吸热肋片〔3〕和余热回收器〔4〕及排烟管〔1〕组成。采用了下吸式结构,即将炉栅〔12〕装于料斗〔9〕的下端,位于燃烧室〔5〕一端开口处的上部,燃气是由料斗〔9〕向下进入燃烧室〔5〕的。在料斗〔9〕的下部一周开有进风孔〔10〕,进风孔〔10〕外部装有调风环〔11〕。兼作燃烧气化室的料斗〔9〕采用双园锥结构,即上部采用倒圆锥体,下部采用正圆锥体,上、下圆锥体的锥度均取1/15~1/20之间,上部圆锥体的锥度应大于或等于下部圆锥体的锥度,这种结构能保证一次可填加较多的轻质燃料,同时在燃烧过程中又能保证燃料不易架空。如采用较重的燃料或常规燃料时,料斗〔9〕也可以做成单一正圆锥体或圆柱体。燃烧室〔5〕为一由夹层水套〔7〕围成的长方形、半圆柱形或其它形状的受限空间物,燃烧室〔5〕一端的上部和料斗〔9〕相连通,另一端和余热回收器〔4〕相连通,余热回收器〔4〕顶部开口处排烟管〔1〕套接。在燃烧室〔5〕内上壁和余热回收器〔4〕水套〔15〕内壁,沿气流运动方向装有吸热肋片〔3〕。燃烧室〔5〕夹层水套〔7〕和余热回收器〔4〕夹层水套〔15〕相通,在余热回收器〔4〕夹层水套〔15〕上部开有出水口〔2〕,燃烧室〔5〕夹层水套〔7〕下部开有回水口〔14〕,底部装有炉脚〔6〕。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简图。
现结合附图1就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加以详细介绍,通过料斗盖〔8〕将料斗〔9〕内填充满燃料后,在置于进风口〔11〕偏下处的炉栅〔12〕上,将引火物点燃后,预热料斗〔9〕中的燃料,并使之从下部开始逐步燃烧。燃料一边燃烧一边靠自重下落,在将灰烬压入燃烧室〔5〕的同时,补充经干馏后的待燃烧料,使燃烧连续进行。燃料经预热,干馏自动落在炉栅〔12〕上进入还原氧化状态时,部分直接气化燃烧,未燃的游离碳在进入燃烧室〔5〕的过程中,又与进风口〔10〕连续补入的空气进一步混合充分燃烧。燃料燃烧时需要的新鲜空气通过进风口〔10〕进入燃烧室〔5〕,其引风力靠燃烧室〔5〕内的高温与炉外温差和一定高度的排烟管〔1〕提供。燃烧室〔5〕内的积灰可通过出灰口〔13〕铲出。燃烧过程中,使夹层水套〔7〕内水升温,并通过出水口〔2〕和进水口〔14〕与外部采暖系统组成闭合迴路,利用水温差、位差进行热传递,达到采暖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完全不用常规能源,可燃用玉米轴、锯末、刨花、棉柴、玉米秸秆等多种农林植物叶茎,并且有结构紧凑,中间环节少,热效率高,不需送风、排水、入料等动力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1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这是一用于农村温室采暖的燃烧炉,料斗〔9〕采用附图1中双圆锥结构,总高度为700mm,炉栅〔12〕的直径为300mm,进风孔〔10〕直径为12mm,料斗〔9〕一周共开28个进风孔〔10〕,并装有相同孔数孔径的调风环〔11〕,进风孔〔10〕中心距炉栅〔12〕上面距离为25mm,排烟管〔1〕直径为100mm,高度为3500mm,夹层水套〔7〕的厚度为10mm,出水口〔2〕和进水口〔14〕分别连接采暖装置的进、出水口,形成一套采暖系统。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需要,与多种采暖装置连接供暖,可用于干燥,室内采暖,温床升温、孵化等多种场合,且燃料费用很低,特别适合在农村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振涛,未经罗振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2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拟综合补偿半导体应变式变送器
- 下一篇:组合式万花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