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整体可移式快装灶无效
| 申请号: | 87201197 | 申请日: | 1987-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1197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周克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克顺 |
| 主分类号: | F24B1/00 | 分类号: | F24B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依文,裘小婷 |
| 地址: | 上海市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整体 可移式快装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企事业单位生活用的以煤为燃料的炉灶,具体涉及燃煤设备的炉膛、吸热及排烟系统、给煤装置和炉灶的整体结构。对于上述的炉膛部分、给煤装置,本申请人已经另外提出两项专利申请。
目前,食堂、餐厅等使用的以煤为燃料的炉灶包括生活用的灶头和锅炉,一般均为砖砌固定灶。炉灶的性能与炉膛即燃烧室的性能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燃烧室必需具有大小与形状合适的燃烧空间,并能达到必要的高温与得到适量的空气,燃煤才可能充分燃烧,获得高的热效率。但是,砖砌灶的燃烧室的形状与大小完全依赖于砌灶工人的经验与技术,因而其性能得不到可靠的保证,而且,燃烧室的上方除铁锅外便是烟道,燃烧产生的热量一旦辐射出燃烧层便不再返回,因而燃烧室的温度达不到使煤充分燃烧必须的高温,所以,煤不能充分燃烧,非但损失能量,而且容易污染环境。加上砖砌灶的烟道一般都较短,无消烟除尘装置,即使有也难保证其消烟除尘效果,燃烧产生的高温含尘烟气通过很短的烟道排放到大气之中,有害烟尘的排放量往往超过国家标准,不但损失大量热量,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尤其是那些目前大量使用的采用正烧法即从上向下加煤方式的炉灶,当新煤加到燃烧层之上还未点燃之时,即会因受预热而发出可燃气体,这些可燃气体从煤中挥发出后即上升进入烟道,不可能进入高温区获得燃烧的机会,未经燃烧即被排放到大气之中,所以,采用正烧法的砖砌灶热效率很低,仅15~20%,对环境的污染也特别严重。采用反烧方式即自下而上给煤方式的炉灶,其热效率为30%,最多可达约40%。但是,目前反烧式炉灶所采用的反烧给煤装置使用效果并不理想。例如抽板顶升给煤装置,它们用活塞把煤自下而上垂直地顶入燃烧室,然后用抽板阻挡防止已顶入燃烧室中的煤下陷,通过活塞与抽板的这种交替间歇动作,来完成间断顶煤动作。但是,这种装置由于煤屑、锈蚀等原因,使用后抽板及活塞容易卡死及损坏。而且若人工操作很费力、若用液压装置作驱动源,由于有活塞与抽板两个动作构件,所以不仅也容易卡死,而且驱动装置结构很复杂,易出故障。另有一种螺旋顶升给煤装置,它利用螺旋叶片的螺旋运动把煤横向推入燃烧室底部,再靠煤的挤压推力把煤垂直上顶到上部燃烧区,即煤的进给方向是先横向后垂直向上,中间有90°的拐角,即进给方向有突变,所以该种装置耗力大、易卡死,结构复杂,其叶片也易磨损。如上所述,现有的反烧式给煤装置均存在使用不便、不可靠、耗能大、易损坏或结构复杂等缺点,而且,采用这些反烧给煤装置,其燃烧室的底部中央都未设置、也不便设置通风管,煤堆中间无法通风,中间的煤烧不透,形成“黑区”,造成环境污染和能源损失。再有,现有的生活用炉灶,除大饼炉或家用煤炉等简单或小型的之外,一般都是固定式的砖砌灶。固定式砖砌灶除上述的燃烧室形状得不到保证、热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外,还存在如下缺点:不能整体移动,地质队等流动性单位不能使用;必须由工人在设置现场用砖一块块砌起,速度慢,不能快速安装使用,用户购置、安装、维护保养等均不方便;不能进行工业化生产,生产成本难于下降,更不可能按用户的需求制造出各种规格的系列化商品灶。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灶,该炉灶的燃烧室能保证为煤的充分燃烧提供恰到好处的空间和足够的高温,以便充分发挥出煤的能量及降低烟气中有害物的含量。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灶,该炉灶设有良好的消烟除尘和余热利用装置,能充分利用煤燃烧释放的热能和消除烟尘、保护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可靠、不易损坏、且便于控制及便于设置中间通风管以消除燃烧层中央“黑区”的反烧式给煤装置,以便能提高燃烧率和降低烟气中的煤灰等含量。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灶,该炉灶具有整体可移式结构,并设有连接方便的烟道、水道接口及电源插头,安装方便快速,并可以按统一标准工业化生产,以便提供热效率高、符合环保要求、便于实现自动化等能满足现代生活需求、价格又相对较低的商品炉灶,这种商品炉灶不仅适用于固定的食堂、餐厅、理发室等单位也完全适用作施工队等流动单位的生活用灶。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如下实现的,它提供一种炉灶,包括燃烧室、吸热及排烟系统、给煤及通风装置,以及设于炉灶外周的炉壁,其特征在于,上述燃烧室的上部,设有内壁面呈抛物曲面的环状反射顶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克顺,未经周克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1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教学用微机的汉字模块
- 下一篇:绘图符号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