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多层交错炉栅无效
| 申请号: | 87103397 | 申请日: | 1987-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3397A | 公开(公告)日: | 1988-11-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当涂县喇叭炉厂 | 
| 主分类号: | F23H13/00 | 分类号: | F23H13/00;F23H5/00 |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奚志鹏 | 
| 地址: | 安徽省当***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交错 | ||
本发明是一种改进的手烧锅炉炉栅。
现有手烧锅炉栅的有效通风面积被限制在炉栅面积的40%以下,煤层处于同厚度同温层,一旦使用灰份稍大的次质煤时,便由于通风不良致使灰粉达到熔点温度而发生熔融现象,凝结成大块灰渣,严重破坏燃烧工况。
为解决这个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增加清渣次数,法国专利申请Fr2508140提出粉末状固体燃料的一类燃烧装置有两层作相对运动的炉栅,在燃烧过程中进行周期性清灰,使一些燃烧后的产物落到灰坑里,但对于使用原煤的手烧锅炉来讲,该加热装置结构复杂,且由于炉栅面积大,固体燃料带有石块,难以实现相对运动,过不到改善燃烧工况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设计的一种手烧锅炉炉栅,它能使煤层处于自由堆积、两侧疏松状态,不仅扩大了有效通风面积一倍以上,而且煤层交错堆积,所以物质疏松,通风阻力大大减少,完全可以避免灰份熔融而结成渣块。
本发明提出的任务由以下措施来实现:多层炉栅靠立柱以一定间距两两平行连接固装于炉基内壁,相邻两层炉栅的栅格区与空间区互相交错重叠以形成多个环形或圆形燃烧面,使燃料均处于堆积疏松状态,能够从两侧和底面同时获得氧气而得以充分燃烧。
本发明结构简单,清渣方便,既节约能源又有助于消烟除尘。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及附图给出:
图一是本发明所提出的多层交错炉栅的剖视图。
图二是图一中件1的俯视图。
图三是图一中件2的俯视图。
图四是图一中件3的俯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所提出的具体装置的工作情况。
本装置由上层炉栅(1)、中层炉栅(2)、下层炉栅(3)、炉基(4)、立柱(5)组成,三层炉栅(1)、(2)、(3)由立柱(5)以一定间距两两平行连接固装于炉基(4)的内壁上,相邻两层炉栅的栅格区与空间区互相交错重叠形成多个环形或圆形燃烧面,各燃烧面均有足够的通风侧面和底面,保证各自的有效燃烧面积,使燃料均处于堆积疏松状态而获得充分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当涂县喇叭炉厂,未经安徽省当涂县喇叭炉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3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