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流电梯的控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7103322.4 | 申请日: | 1987-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09186B | 公开(公告)日: | 1990-08-15 |
| 发明(设计)人: | 池岛宏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6B1/28 | 分类号: | B66B1/28;B66B5/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王以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电梯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由感应电动机驱动的交流电梯的控制装置。
图4及图5为表示由特开昭59-7679号公报揭示的以往交流电梯控制装置的方框图。图4中,(1)为三相交流电源;(2)为由二极管或晶闸管构成的整流器;(3)为接在整流器直流输出端使直流输出平滑的平滑电容器;(4)为将平滑电容器(3)的直流输出变换为交流电的逆变器;(5)为由逆变器(4)的交流输出所驱动的三相感应电动机;(6)为制动轮,它通过机械机构与三相感应电动机(5)连接;(7)为制动块,它设置在制动轮(6)的圆周侧面的对面,并靠弹簧(8)的弹力对制动轮(6)施加制动力;(9)为制动线圈,它通电时产生电磁力以抵消弹簧(8)的弹力,从而将紧压在制动轮(6)上的制动块(7)从制动轮上拉开;(10)为向制动线圈(9)供给直流电的直流电源。以下将制动轮(6)至直流电源(10)的构件统称为制动器。
(11)为驱动滑轮,它通过制动轮(6)与三相感应电动机(5)连接,并由该电动机驱动而卷扬;(12)为主缆索,它卷挂在驱动滑轮(11)上,两端分别连接着电梯轿箱(13)和平衡重物(14);(15)为测速发电机,它直接与三相感应电动机(5)连接,并产生表示电动机转速的速度信号Va;(17)为控制装置,它根据速度指令信号Vc和速度信号Va来产生引燃信号(17a)~(17f),而这些引燃信号用来对逆变器(4)的输出电压和频率进行控制;(18)为异常检测装置,它根据速度信号Va和速度指令信号Vc可检测出控制装置(17)的异常状态。(19)为异常检测继电器,它带有常开接点(19a),正常工作时该继电器处于通电状态,异常状态时通过异常检测装置(18)的异常检测信号的作用而转为断电状态。
图5中,(21)为制动电磁接触器,它的一端通过起动指令继电器(该继电器由电梯输出的起动指令而闭合,图中未示出)的接点(22)及常开接点(19a)与电源正端相接,另一端与电源负端相接,该接触器的接点(21a)接在图4所示的制动线圈(9)和直流电源(10)之间。(23)为运转电磁接触器,和制动电磁接触器(21)一样,它的一端通过起动指令继电器接点(22)及常开接点(19a)与电源正端相接,另一端与电源负端相接,该接触器的常开接点(23a)接在三相交流电源(1)与整流器(2)之间。
图6为控制装置(17)的方框图。图6中,(17g)为加法器,用来求取速度指令信号Vc与速度信号Va之间的偏差(信号)。(17h)为速度控制装置,它校正由加法器(17g)得出的偏差信号,并输出等效于转矩指令的转差频率指令(17i)。(17j)为电压指令发生器,它输入转差频率指令(17i)及速度信号Va,并产生交流电压指令。(17k)为脉冲宽度调制器,它根据来自电压指令发生器(17j)的交流电压指令,产生控制用的引燃信号(17a)~(17f),并将这些引燃信号送入逆变器(4),从而控制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和频率。
下面就工作原理进行说明。轿箱(13)处于停止状态时,制动块(7)由于弹簧(8)的弹力作用按压在制动轮(6)上。另一方面,当速度指令信号Vc与速度信号Va间的偏差未超过预先设定值时,即未发生异常时,异常检测装置(18)使异常检测继电器(19)保持在通电状态,从而使常开接点(19a)闭合。此外,当发出轿箱(13)的起动指令时,由于起动指令继电器接点(22)闭合,运转电磁接触器(23)通电,使其常开接点(23a)闭合。因而,三相交流电通过常开接点(23a)向整流器(2)供电,整流器(2)开始输出直流电。与此相对应,逆变器(4)向三相感应电动机(5)供给与其运转方向相适应的电压和频率均可变的三相交流电。
由于轿箱(13)的起动指令的作用,起动指令继电器接点(22)闭合,制动电磁接触器(21)通电,其接点(21a)闭合。因而,由于制动线圈(9)由直流电源(10)通电,制动块(7)脱离制动轮(6),制动器被释放,于是三相感应电动机(5)按照逆变器(4)所供给的三相交流电开始转动,并使轿箱(13)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33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由含少量反应性硅石的三水铝土矿生产氧化铝
- 下一篇:磁盘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