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电镀层上离心喷甩涂敷防腐层工艺及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7101223 | 申请日: | 1987-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1223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17 |
| 发明(设计)人: | 熊日新;唐远璞;于元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日新 |
| 主分类号: | B05B3/02 | 分类号: | B05B3/02;B05B1/02;C25D5/48 |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丁美芝 |
| 地址: |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镀层 离心 喷甩涂敷 防腐 工艺 及其 装置 | ||
1、一种电镀层上离心喷甩涂敷防腐层工艺,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化工容器或其附件的金属基体上先电镀上一层电镀层,而后高速离心喷甩涂料液,再经干燥,固化形成防酸、碱的耐腐蚀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化工容器或其附件的金属基体可以是各种金属材料,一般为钢铁,最好采用廉价的低碳钢,当所用钢种的抗拉强度>102公斤/毫米2时,电镀前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电镀后进行除氢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待涂敷防腐层的工件的连接处需圆滑过渡,过渡区的最小曲率半径>3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工件在电镀前经过除油,除锈处理得到光亮金属表面后立即进行电镀处理,电镀工艺包括镀锌、镀铬、镀镍,镀层厚度控制在0.007~0.015毫米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电镀层上高速离心喷甩涂敷耐酸碱腐蚀层:
a)涂敷料液配方:
喷甩底液:树脂与石墨粉(或铬酐)与蒸馏水配比为:1∶0.05~0.1∶1~1.5,
喷甩面液:树脂与蒸馏水配比为1∶1~1.5,
手喷修补底液:树脂与石墨粉(或铬酐)与乙醇配比为1∶0.05~0.1∶1.5~2,
手喷修补面液:树脂与乙醇配比为1∶1.5~2,
b)树脂粉末在配料前经球磨并过80~120目筛,配料后经搅拌混匀,
c)工件预热到110~150℃温度范围内,并趁热喷涂,
d)料液从高位槽在压缩空气作用下流到高速旋转的甩盘上,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料液均匀粘附在工件表面的电镀层上,
e)每次涂敷厚度控制在0.03~0.08毫米范围内,
f)局部未喷到的地方待工件干燥后用手工喷涂,
g)整个防腐层厚度在0.25~0.35毫米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已涂敷的工件经自然干燥后进烘房,在130~150℃之间保持20~30分钟,升温到240~260℃,保温60~80分钟,待涂层全部呈现熔触状态并待固化后,重复涂敷等工序直到厚度达到要求后立即投入冷水中水淬。
7、一种电镀层上离心喷甩涂敷防腐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件4在工件支承转动架1上缓慢与甩盘反向旋转,甩盘2通过联接器13与高速电机10相连,并用甩盘支承升降杆3通过进退传动箱9和升降丝杆8调节甩盘位置,压缩空气经管5进入料液密封容器6中,推动料液经软管7流经料液贮存输送器11的进料孔12,经联接器13的出料口14喷到甩盘2上并高速喷甩到工件4的内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日新,未经熊日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12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