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滤渣导流封臭地漏芯无效
| 申请号: | 86203127 | 申请日: | 1986-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3127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9-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炜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炜宗 |
| 主分类号: | E03C1/282 | 分类号: | E03C1/282 |
| 代理公司: | 青海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沈耀忠 |
| 地址: | 青海省中国***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 地漏 | ||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家庭,公用水池中一种防污物装置。
就目前在家庭或各种公共场合的自来水积水池中,所采用的铸铁或塑料地漏芯,其结构不合理,容易积渣而堵塞下水管道,封臭效果差,使用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对现有的地漏芯进行了其结构上的改进。提供了一种既能导流、防止污物进入下水管道,又能封臭气的地漏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列构思实现的。这种地漏芯的部件有:积渣容器,带有导流槽孔的筒状导流器,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又能分别加工组装。当带有污物的液体在通过地漏芯时,液体经过筒状导流器上的导流槽孔流向下水管道,而污物被阻碍在筒状导流器的外侧,堆积在积渣容器内,起到滤渣导流的功能。水封碗是通过螺杆、螺母、垫圈的作用连接在筒状导流器的下端,水封碗的开口端与筒状导流器安装时应套入10mm,水封碗内始终保持有液体,形成一个密封区域,液体起到了封闭作用,使下水管道的臭气不易向上溢出,而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当污物堆积过多时,可以把地漏芯从水池口中取出,倒掉积渣,起到滤渣、导流、封臭的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叙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实施例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筒状导流器(2)是立在积渣容器(1)中心部位,并穿过积渣容器(1)。筒状导流器(2)外侧带有环(3),环(3)与筒状导流器(2)为一体,可站立在积渣容器(1)上。筒状导流器(2)的侧面开有多个导流槽孔(4),筒状导流器(2)内,底部有圆锥形的三角支架(5),它的上端开有一个孔。可用螺杆(7)穿过圆锥形三角支架(5)上端孔口,把水封碗(6)与筒状导流器(2)相接,并用垫圈(9)、螺母(8)进行紧固,形成一个整体。在水封碗(6)的上端面带有三个支撑柱(10),它与水封碗(6)是一体,可顶住积渣容器(1),形成液体流出处。水封碗(6)的开口端与筒状导流器(2)安装时应套进10mm;形成密封区域。总上所述,积渣容器(1),筒状导流器(2),可为整体加工,也可分体加工。本地漏芯可用硬质塑料或铸铁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炜宗,未经陈炜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3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