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防冲出热水瓶塞无效
| 申请号: | 86201540 | 申请日: | 1986-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1540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1-07 |
| 发明(设计)人: | 薛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剑明 |
| 主分类号: | B65D39/00 | 分类号: | B65D39/00;A47J4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上海市北苏***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出 热水 瓶塞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热水瓶塞子、特别是一种能够防止被热气冲出瓶口的热水瓶塞子。
现有的热水瓶塞子是一个用软木或塑料做成的大头在上小头在下的圆台体。生活经验告诉人们,其缺点是当人们倒掉一些热水后,塞子常常被瓶内热气冲出。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防止被热气冲出的热水瓶塞子。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个圆台体的塞子本体内有一个由塞子小头底面钻向中间的一个大孔(一般直径为6~15毫米)。大孔的上面有一个与大孔同心的上导气孔(一般直径为2~5毫米),上导气孔通到一个横穿塞子本体上端的横孔(直径与上导气孔相仿)内。另外有一个凹圆锥座,座的一头是一个凹圆锥面,圆锥面的母线与轴心线的夹角成30°~60°角,以45°角为最佳,座的中心有一个下导气孔(一般直径为2~5毫米),座子正好能塞入塞子的大孔内,但座子要比大孔短,使之塞入大孔后大孔内形成一个启闭杆(球)室。启闭杆(球)室内装有一根启闭杆,启闭杆的细头插入下导气孔内,启闭杆的半球面和凹圆锥面能配合成密封状,启闭杆的顶面是一个伞形齿面或平面齿面。当然齿面也可做在启闭杆(球)室的顶部,这样可用一个启闭球代替启闭杆。这时也可不要凹圆锥座,凹圆锥面和下导气孔做在塞子本体内,启闭杆(球)室的顶端齿面、上导气孔、横孔做在上盖上。上盖是一个蘑菇状体,它正好能盖在塞子本体上。注意:启闭杆或启闭球必须能上下活动并不会跑出启闭杆(球)室,启闭杆的细头与下导气孔之间,粗头与启闭杆(球)室之间必须有间隙。当启闭杆或启闭球被瓶内高压热气顶起时,热气能从这间隙排列外界。热气排出后瓶内气压降低,启闭杆或启闭球下落与凹圆锥面成密封状态。这样可防止瓶塞被冲出。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一种具体结构的纵向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又一种具体结构的纵向剖面图。
图3是图1的仰视图。
图4是图1中的启闭杆的纵向视图和俯视图。
图5是图1中的凹圆锥座的纵向视图和俯视图。
图6是图2中的上盖的仰视图和纵向剖面图。
参照图1,一个能耐温100℃以上的热水瓶塞子本体〔1〕,其小头底面有一个大孔,大孔内装有一个能耐温100℃以上的凹圆锥座〔2〕,凹圆锥座〔2〕较大孔要短,使其装入后在大孔内形成一个启闭杆室〔3〕。启闭杆室〔3〕内装有一个能耐温100℃以上且比重在1.2~5间的启闭杆〔4〕,启闭杆〔4〕的细头插入下导气孔〔6〕内。当瓶内气压升高时,气压将启闭杆〔4〕顶起,气体会从启闭杆〔4〕周围的间隙流过,流经上导气孔〔7〕横孔〔8〕,最后流到外界。瓶内气压下降,启闭杆〔4〕下落,完成工作。
图2是本发明的又一种具体结构。参照图2,一个由塞子本体〔1〕和上盖〔9〕组成的能耐100℃温度的塞子。下导气孔〔6〕和凹圆锥面做在塞子本体里,齿面和上导气孔〔7〕横孔〔8〕做在上盖〔9〕里,上盖可盖在塞子本体〔1〕上,上盖突出部分能紧密塞在塞子本体〔1〕内由上往下钻的大孔内,它们中间形成一个启闭球室〔3〕。启闭球室〔3〕内有一个耐温100℃以上且比重在1.2~5之间的启闭球〔5〕,启闭球〔5〕可在启闭球室〔3〕内上下活动且与启闭球室〔3〕壁有一定间隙。其工作原理和图1相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剑明,未经薛剑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1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行星减速起动机
- 下一篇:一种交叉锯齿型扰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