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锡中矿水冶法制取海绵锡和锡盐无效
| 申请号: | 86105223 | 申请日: | 1986-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04636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6-28 |
| 发明(设计)人: | 戴元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元宁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欧阳桥;旃习涵 |
| 地址: | 云南省8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锡中矿水冶 法制 海绵 | ||
本发明是一种以锡中矿,尤其是以不适合直接冶炼,也不宜于烟化处理的高铁难选锡中矿为原料,用湿法提锡的化学冶金方法。本法以铝屑为置换剂从亚锡稳固体的浸出液中置换锡,使之成为树枝状单质海绵锡折出。从化学海绵锡出发合成锡盐,不但省去了熔锡、爆花等工序,而且海绵锡反应活性好。可以降低能耗,提高反应实收率。
本发明是一种以锡中矿为原料,用湿法提取海绵,该海绵锡可用于制取锡盐。
难选锡中矿的处理利用,是近年来应用科学研究上的难题之一,高铁锡中矿的处理则因既不能磁选分离,浮选富集。又不适于烟化处理,长期悬而未决。发明人本人在1984年第2期《有色金属-冶炼部分》发表的题为“从难选共生矿直接生产无机盐”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从高铁锡中矿直接制取锡盐的理论,并概括性地介绍了这一理论及应用前景。之后,在此基础上,发明人深入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在工业生产中的具体工艺流程,参数和各种转化条件,并在工业实践中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技术方案,取得了极佳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于工业生产实际运用的,以难选锡中矿为原料,以共晶还原浸出,置换分离脱杂的技术方案和具体工艺条件,湿法得到较纯的化学海绵锡,该海绵锡可用于进一步制取锡盐,较好地完成了铁锡分离。
本发明的内容和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亚锡稳固体的制备:
以含锡12~17%、铁38~43%、砷0.3~0.8%的锡中矿为原料,在圆盘粉碎机内进行粉碎,使粒度达-200目≥95%、并按1∶0.1~0.2的配比加入褐煤作还原剂。褐煤的粒度为-100目≥95%,褐煤粒度-100≥95%,稳定剂、络合剂粒度-100目>95%。≥95%,按1∶0.01~0.1的配比加入石英砂作稳定剂,石英砂的粒度为-100目≥95%,按1∶0.005~0.05的配比加入铝土矿作络合剂,铝土矿的粒度为-100目>95%,将配料放入有盖坩埚内密闭,加热至880~990℃,进行还原共晶反应40~80分钟。主要化学反应为:
xMeO+ySnO2+nc 中温/40~80分钟XMeO·ySnO+nCO2
稳定剂 锡中矿 褐煤 亚锡稳固体 二氧化碳
2.亚锡的酸性浸出:
将以上制得的亚锡稳固体,用浓度为4~7N的盐酸或6~8M的硫酸进行浸出,盐酸与亚锡稳固体的液固比为2~4∶1,浸出反应时应加热使反应温度为90~105℃,硫酸与亚锡稳固体的液固比为1.5~3∶1,在常温下进行,浸出反应在带动搅拌的搪瓷反应器内进行,上述反应的时间均为50~70分钟。得到氯化亚锡或硫酸亚锡浸出液,主要化学反应为:
xMeO·ySnO+nH+→ySn+++xMe+++n/2H2O
3.液相置换沉析:
在以上制得的亚锡浸出液中,按Sn∶Al=1∶0.15~0.5的配比加入铝屑,在常温下搅拌置换60分钟,沉淀析出单质细粒松散结合体的化学海绵锡,主要化学反应为:
3Sn+++2Al→3Sn↓+2Al+++
4.锡盐的制取:
(1)将上述过程制得的化学海绵锡,与烧碱、硝酸钠和水进行合成,把该合成液过滤以后,除去残渣、在过滤液中加入硫化钠脱杂,再经过传统的浓缩结晶、干燥粉碎的工艺线路和设备,即可制得成品锡酸钠。
(2)将所得到的海绵锡直接用200~400g/l的盐酸氯化,经过净化和冷冻结晶,制成氯化亚锡。
(3)将所得到的海绵锡直接用38~98%的浓硝酸进行氧化,经过过滤洗涤和焙烧干燥,制成二氧化锡。
5.三废处理:
(1)废气:制备亚锡稳固体时,所排出的气体含少量S、As,以5%的氢氧化钠溶液水封水洗,同时吸收矿尘和挥发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元宁,未经戴元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5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试样保护热板高温导热仪
- 下一篇:哈密瓜固体速溶饮料的制造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