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改变流动介质分流数目的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6103629 | 申请日: | 1986-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04095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乌尔夫·博尔姆斯特;比约恩-奥斯蒂·约翰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尔费拉瓦尔食品奶品公司 |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峰章 |
| 地址: | 瑞典.隆德邮***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变 流动 介质 分流 目的 装置 | ||
改变流动介质分流数目的装置,包括有许多孔的管和在管内可移动的活塞,活塞把管内部分隔从而使一定数量的孔和第一室连通,活塞杆在管内的第二室延伸,第一止动件紧靠管端面,第二止动件保持第一止动件轴向压紧端面,为了改变与第一室连通的孔的数量,至少其中一个绕在活塞杆上的套筒件移动到并夹持在两个止动件之间,其它套筒件同时装在活塞和第一止动件间。本装置可作为板式蒸发器的进口。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变流动介质分流数目的装置,它包括一个管,在管的长度方向上,有许多依次排列的穿过管壁的孔,一个活塞,把上述管的内部分隔成第一室和第二室,介质通过第一室流动,而第二室与第一室闭合,一个活塞杆从活塞处向第二室延伸,其一端延伸出管外一段距离,分流的数目取决于通过管壁与第一室连通的孔的数目。
在这种装置中,要求能够用简单的方法,把活塞沿管固定在不同的精确位置,而不需要使装置带有辅助件和在完成变化后不涉及任何部件的待后处理。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改变流动介质的分流数目的装置,它可完成上述的要求并且具有简单和价廉的设计。装置的所有部件都用来沿管把活塞固定在不同的位置上。
本发明的任务可由本发明的装置取得,它包括:
一个第一止动件,可替换地沿轴向设置在活塞杆的向管外延伸的端部,它适合紧靠管的一个端面,
一个第二止动件,用来保持第一止动件轴向压紧上述管的端面,和
一定数量的套筒件带有不同的轴向伸展部分,它可移动地在管内绕活塞杆依次设置,它的轴向伸展部分连起来在活塞和上述第一止动件之间作为间隔装置,当第一止动件由第二止动件压紧在管的上述端面时,至少其中一个套筒件移动到并夹持在两个止动件间作为一个间隔装置,就可实现流动介质的分流数目的改变,而剩余的套筒件夹紧在活塞和第一止动件之间。
这种装置的优点是,为了使装置工作,所有的套筒件都必须在适当的位置,而不管分流的数量,分流的数量是由活塞相对于管的位置决定的。即使装置包括许多套筒件,也没有使这些件松开的危险。
根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一个第一压缩弹簧设在第二止动件和第三止动件之间,并可松开地与活塞杆的端部连接。因此,在活塞和接近活塞的套筒件之间设一个环状垫圈,在第一压缩弹簧的力作用下,该环状垫圈可沿轴向延伸从而在活塞和管之间密封。相应地,环状垫圈的尺寸在不延伸状态,它不会在活塞和管之间产生相应的移动。因此,由于在环状垫圈的不延伸状态,它不会穿入管孔内,所以可避免在垫圈通过这些孔时的损坏。
上述第一压缩弹簧保证环状垫圈总是令人满意的延伸封闭活塞和管,除非由于老化,环状垫圈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永久变形或尺寸变化。
在本发明的一个应用中,管穿过热交换板上对准的孔延伸,热交换板可松开地夹持在第一和第二结构板之间。然后,连通管内部的上述第一室的管孔设置在与热交换板之间的每个第二通道相对的位置。最接近第一室的管端靠紧一个凸肩,凸肩围绕介质通过第一结构板的一个通道并与结构板合为一体。进一步说,具有端壁的封壳可伸缩的装在管的一部分上,该部分延伸通过第二结构板上的孔并在第二结构板的孔的外部,封壳可松开地与第二结构板连接,第二压缩弹簧装在封壳底端和第二止动件之间。
热交换板的数量可很容易地增加或减少,因为很容易实现改变与管内部的第一室连通的相应的孔的数量。因此,借助于本发明的装置,用简易的方法可改变热交换器如一个板式蒸发器的能力。
在板式蒸发器中,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可用作被蒸发液体的一个进口装置,液体通过其中一个结构板上的一个通道进入管内部的第一室。从第一室蒸发的液体被引导进入热交换板之间的每个第二通道进行热交换,而加热介质如蒸汽通过热交换板之间的其它通道。
使用本发明的装置不考虑通过穿孔管上孔的流动方向。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介绍,图1为本发明装置带有的板式蒸发器的顶部的剖视图,它可调节四个分流。图2表示了带有可调节五个分流的本发明装置的板式蒸发器的相应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尔费拉瓦尔食品奶品公司,未经艾尔费拉瓦尔食品奶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3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由硫化氢制取氢气的光化学方法
- 下一篇:沥青材料及其应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