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光电缆制造无效
| 申请号: | 86100877 | 申请日: | 1986-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0877A | 公开(公告)日: | 1986-07-16 |
| 发明(设计)人: | 丹尼斯·迈克尔·萨拉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先春,杜有文 |
| 地址: | 英国英格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制造 | ||
本发明系关于传输紫外、可见与红外区电磁波谱的光缆,为简便起见,上述谱波区以后均纳入通用术语“光”这个词中,同时,本发明特别针对用于通信领域中,适合传输波长从0.8至2.1微米范围内光线的光缆,但并不仅限于此种情形。
本发明具体关系到的光缆,包括由细长的、由一中心韧性增强件构成的芯线,环绕此增强件挤塑上的细长塑料体,沿着后者的外缘表面上有一批沿圆周方向间隔开并沿纵向延伸的分立的沟槽,在这批沟槽中至少有一道沟槽宽松地载有至少一条独立的光纤,以及/或者至少一支如下面所定义的光纤束。
上述“光纤束”一词乃是指一组光纤,或一组这样的纤维,其中包括有一或多条光纤,以及一或多根非光学的增强用纤维或其他增强用细长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方法,用于制造上述那种光缆中的细长芯线,此种方法简易而经济,如果需要可使光缆在一道工序中制成。
按照本发明,这种改进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使一韧性细长增强件沿其长度方向通过一挤塑机的挤塑口;在该行进着的增强件上挤塑出一具有大致光滑的外缘面的塑料周缘壁;而在挤塑机的下游,以一种基本上不耗损塑料的方式使该塑料壁变形,在上述的光滑外缘面上形成一批沿圆周方向间隔开,且沿纵向延伸的沟槽。
此种塑料周缘壁的变形最好按如下方式实现,即让塑料复盖的增强件沿着其长度方向通过一挤塑机机头,此机头绕着行进中的塑料复盖的增强件的轴线受动旋转,同时载有一批自由转动的圆盘,每个圆盘的旋转轴线沿横向延伸到行进中的塑料复盖的增强件的轴线上。且每一圆盘均被迫入上述周缘壁的塑料内,并于其中形成一沿纵向的连续压痕或沟槽。每一自由旋转的圆盘在预定的恒定流体压力下或由弹簧顶住而被迫向该周缘壁的塑料体。在这里,最好是使每一道沿圆周方向被隔开、且沿纵向延伸的沟槽,沿着一螺旋路径环绕上述细长芯线,而那些自由旋转的圆盘的转动轴,则相对于行进中的塑料复盖的增强件的轴线,倾斜大致相等的锐角。
较为理想的是,把每个可自由旋转的圆盘加热到这样的温度,当该圆盘受迫触及到上述周缘壁的塑料时,至少使该塑料体的外缘部分软化,达到足以让圆盘使此周缘壁变形并于其表面形成沟槽的程度。例如,当前述细长芯线的周缘壁的聚乙烯时,每个圆盘将加热到120至140℃的温度范围。除此或者另外,可使挤塑机下游处周缘壁上塑料发生变形的位置,与挤塑机依如下方式间隔开,至少使得当可自由旋转的圆盘被驱与壁上塑料相接触时,周缘壁径向上的外部仍保持足够的软化以发生变形。
载有自由转动圆盘的受动旋转机头,最好同从挤塑机中拉出塑料复盖的增强件的装置相耦联。
理想的情况是,在载有可自由转动圆盘之受动旋转机头的下游,让带槽的细长芯线至少通过一个水槽,以冷却上面形成沟槽的塑料周缘壁。
光纤与/或光纤束可以独立的工序送入细长芯线的沟槽中,但最好是使光纤与/或光纤束随着成沟工序一起送入沟槽内;并且,在装入光纤和/或光纤束同时,可把一或多根绝缘或裸露的细长导线送入至少一个沟槽之中。进而如果需要,还可在形成沟槽与送入光纤/光纤束的同时,套装此细长芯线与/或封装此已套装的芯线,来完成光缆的制作。
把两根或更多根的光纤送入此细长芯线的同一沟槽中,可把这些光纤作为一光纤带的组件,而将光纤带送入沟槽中。
可以采用任何已知方式将光纤和/或光纤束送入细长芯线中,但最好是使此带沟槽的细长芯线通过这样一个部件,该部件可绕行进的细长芯线的轴转动,上面设有将光纤和/或光纤束从自由转动的供线卷轴导引到沟槽内的装置,以及至少与一道沟槽接合而使芯线与上述部件之间形成螺纹形式耦联的装置,借此使该部件由行进的芯线带动旋转。在进行成沟工序的同时将光纤和/或光纤束引入带沟槽的细长芯线,就可除掉上述旋转部件上与芯线中至少一个沟槽相接合而令此旋转部件同行进中的芯线耦联的装置。这是因为载有自由旋转圆盘的转动机头,同带有将光纤和/或光纤束引导到细长芯线上沟槽内的装置的旋转部件,最好是用齿轮接合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克有限公司,未经比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0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诱捕双条杉天牛的方法
- 下一篇:数—模转换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