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十功能微型液力维修工具无效
| 申请号: | 85205264 | 申请日: | 1985-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85205264U | 公开(公告)日: | 1987-07-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忠一 |
| 主分类号: | B25F3/00 | 分类号: | B25F3/00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专利事务管理所 | 代理人: | 王俭 |
| 地址: |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 微型 维修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维修工具,特别是一种多功能液力维修工具。
机械设备和车辆的维修工作,电器设备的装修工作中,经常需要用到下述十种专用辅助工具:1.拆卸轴承、皮带轮类零件的拉马。2.校直器。3.拔销器。4.拆卸堵头、端盖和轴类零件的拔拉器。5.打孔器。6.压床。7.轧紧电缆接头等用的轧钳。8.剪线钳。9.弯管器。10.切管器。目前多数使用单功能机械类工具。85年日本推出一种四功能手动液力维修工具,体积大,而且油泵和油缸分为工部分,需由二人分别操作。由于只有四项功能,仍需备用其他几种工具,仍不方便。特别是在需要经常携带工具的车辆维修和电器设备装修工作中,尤为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为各类机械设备及车辆的维修工作,电器设备的装修工作提供一种同时具备上述十种功能的,便于携带,便于单人操作的,省力可靠的手动维修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采用下述方案实现的:为了压缩体积,便于单人操作,将油泵、油箱、油路系统和油缸合为一个紧凑的主机,为了加工制作的方便,采用的组合方式为:油泵和油路系统组成的阀泵体一端与兼作手柄的油箱相连接,另一端与油缸相连接,油缸及活塞再与不同的功能附件相连接,即可组成不同功能的维修工具。
为了适应不同工件的尺寸及受力要求,油缸与专用功能附件的连接通过两种形式的连接板来实现:
第一种为支承板,其上开有两条通槽,可以调节附件间距,以适应工件尺寸要求。
考虑到某些功能的尺寸变化不大,但受力要求大,又要求体积小便于操作,又采用了一种前支板作为与油缸相连的受力元件,其上开了两个圆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油箱作成手柄式,可以减小体积,方便操作。为了使手枘处于任何角度,任何位置时均能保持油位,保证油泵的正常工作,油箱中采用了一种弹簧和橡胶活塞装置,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给箱内的油加上一个初始压力。
本实用新型能作到体积小,结构紧凑,还在于油路系统中有一个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的旋转式换向阀。由于它的存在使活塞的进退行程都可成为工作行程,为完成十项功能提供了方便。
本实用新型油泵中的两个单向阀采用了直线排列方式,大大方便了制造工艺。
为了保证活塞走到极限位置时工具不受超负荷的损坏,本实用新型在油路系统中增加了安全阀。
本实用新型的细节由以下实施例和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机剖面图,其工作原理为:
上升操纵手柄(1)时,手柄(1)绕着销轴(11)相对固定于阀泵体(4)上的支座(10)做弧形运动,带动销轴(8)使柱塞(9)在用螺纹固定于阀泵体(4)上的泵座(7)的孔中向上滑动。密封圈(5)使柱塞(9)与泵座(7)之间得到密封。密封圈(6)使泵座(7)与阀泵体(4)之间得到密封。付压作用使油箱(2)中的机油从用螺钉(3)固定在阀泵体(4)上的阀体(16)右端的单向阀(14)中吸入。
压下操纵手柄(1)时,高压油通过左端单向阀(17)手动换向阀(18)进入油缸(23)右腔,推动活塞(24)向左运动。
当换向阀(18)反时针转动90度时,在上述情况下机油将通过换向阀(18)上部的通道和与阀泵体(4)联接的接头螺钉(20),通油管(22)进入油缸(23)的左腔,推动活塞(24)向右运动。
油缸(23)中的机油依下述方式回到油箱(2)中:
当活塞(24)向右运动时,油缸(23)右腔的机油经阀泵体(4)中的C孔,换向阀(18)压入油箱(2)中。
活塞(24)向左运动时,左腔机油经通油管(22)、接头螺钉(20)、换向阀(18)进入C孔,压入油箱(2)中。
油缸(23)的左端,导套(25)与压盖(28)用螺钉(29)紧固后将卡环(27)固定于油缸(23)的槽中,密封圈(36)将油缸(23)与导套(25)之间密封。密封圈(26)将导套(25)与活塞(24)之间密封,同时起支承活塞(24)的作用。
油缸(23)与阀泵体(4)之间用螺纹联接,中间的紫铜垫(19)起防止泄漏的作用。
活塞(24)上有两道密封圈(21),以保证活塞(24)与油缸(23)之间不产生泄漏。
为了防止活塞(24)运动到极限位置时油压过高而损伤机件,在阀泵体(4)上装有安全阀(12),并且从工艺考虑设置了螺钉(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忠一,未经刘忠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205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