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耐高温芳香族巨醚醚酮树脂的合成无效
| 申请号: | 85107879 | 申请日: | 1985-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7879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4-29 |
| 发明(设计)人: | 吴忠文;郑玉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G8/02 | 分类号: | C08G8/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芳香族 巨醚醚酮 树脂 合成 | ||
本发明属于芳香族巨醚醚酮树脂的合成技术。
关于巨醚醚酮树脂的合成国外已有一些专利。如英国专利1414421,是采用了4,4′-二羟基二苯酮为单体。其价格昂贵、美国专利US4320224采用了单体为对苯二酚和4,4′-二氟二苯酮二元巨合体系。但4,4′-二氟二苯酮价格也较贵。我们综合分析了有关专利的利弊之后,结合实际,经反复实验完成了用部分4,4′-二氯二苯酮代替4,4′-二氟二苯酮的三元组分巨合体系。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
氯苯的价格只有氟苯价格的几十分之一,采用相同工艺合成的二种单体的价格也相差十几倍,这样用部分4,4′-二氯二苯酮代替4,4′-二氟二苯酮后,巨醚醚酮树脂成本大为降低。另外,确定了四段升温新工艺:升温至200℃保持20分钟之后升至220℃保持20分钟,再升至250℃保持40分钟,最后升至320℃保持90分钟。这样就解决了4,4′-二氯二苯酮反应活性差的问题。在这种条件下4,4′-二氯二苯酮的混合量在1~30%之间均能得到ηRv≥1.0的树脂。
具体实例如下:
例1、在装有温度计,空气冷凝管,搅拌器的三口反应并中投入21.82克(0.10克分子)4,4′-二氟二苯酮,11.01克(0.10克分子)对苯二酚,60克二苯砜。将混合物加热至180℃全部溶解后,通入氮气的同时,加入14.0克(0.101克分子)无水碳酸钾。然后升温到200℃保持20分钟。220保持20分钟,250℃保持40分钟,最后升至320℃保持90分钟。此时体系呈粘液状态,快速从反应器中倒出,待冷却凝固后粉碎至200目。用丙酮(二次)、水(三次)、丙酮与甲醇(二次)洗涤,以除去溶剂二苯砜和无机盐。产物在140℃干燥。产物用浓硫酸作溶剂配成18/100ml浓度,在25℃测粘度得ηRv=1.27。
例2、在与例1相同的反应器中投入18.55克(0.085克分子)4,4′-二氟二苯酮,3.81克(0.015克分子)4,4′-二氯二苯酮,11.01克(0.10克分子)对苯二酚60克二苯砜。将混合物加热至180℃待全溶后在通氮气条件下加14.0克(0.101克分子)无水碳酸钾。以下按例1步骤操作,得到产物的粘度为ηRv=1.16
例3,与例1相同反应器中投入15.27克(0.07克分子)4,4′-二氟二苯酮,7.63克(0.03克分子)4,4′-二氯二苯酮,11.01克(0.1克分子)对苯二酚,60克二苯砜。加热至180℃时在通氮气条件下加入14.0克无水碳酸钾,以下操作与例1相同,得到产品粘度为ηRv=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7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模具材料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从含金含铁硫化物矿当中回收黄金的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