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交换系统中呼叫同时到达的控制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5103684 | 申请日: | 1985-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3684B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14 |
发明(设计)人: | 西野哲男;村弘子;山谷裕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通株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Q11/04 | 分类号: | H04Q1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沙捷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换 系统 呼叫 同时 到达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互相配合的系统和方法,用该系统和方法可以控制同时到达的两个或多个呼叫,特别是涉及到这样一个系统和方法,它能对在交换系统内同时到达的多个呼叫作出应答并进行单个的连通控制。在该交换系统中,多个终端控制设备单元与网路终端单元连接,同时任何数量的单个终端都可以与每一个终端控制设备单元连接起来。
在所熟悉的为在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内应用而发展起来的系统中,网路终端单元和数字交换机通过数字式用户线路和多个终端控制设备单元进行连接。这组终端控制设备单元又依次连到电话机、传真设备、数据终端、电传打字终端等上。
已经提出各种不同的通道组合,例如,有一个系统,它使用了几个64Kb/S的B通道作为通道通道,使用一个16Kb/S的通道作为控制信号和低速分组的通道,这样将几个B通道和一个D通道组合起来。
因为用两个或多个B通道可以建立起交换机和终端控制设备单元之间的通信,所以能在同一时刻收到第1入局呼叫和第2入局呼叫。但是,由于第1入局呼叫的到达,使终端控制设备单元进入一种备发状态。当第2入局呼叫到达时,由于对第2入局呼叫为“占线”状态,则终端控制设备单元将送出一个复位信号。
如上所述,当两个或多个入局呼叫同时到达时,在已经收到第1入局呼叫后,交换机将收到一个振铃信号。即使某些B通道均处在空闲状态,它也将把其他一些入局呼叫处理成“占线”状态。因此,当两个或多个入局呼叫到达时,只对第1入局呼叫进行连通处理是完全可能的。这从系统的业务量和利用率的观点看,是一个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个交换系统,它可用在网路终端单元接有多个终端控制设备单元的网路上,能在多个呼叫同时到达的条件下进行单个连通控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网路交换系统,用于有多个与网路终端单元连接的终端控制设备单元,这种交换系统的特点是改善了业务量和利用率。
根据本发明的内容,可以得到一个网路交换系统,网路有多个与网路终端单元连接的终端控制设备单元,在这种网路交换系统中,相同种类的终端控制设备单元可以通过用户专用线路和交换机连接。交换机只分配给用户一个用户号,但有多个通信通道,这种系统还包括存储单元,用来存储用户专用线路的每一个终端控制设备单元在入局呼叫时的呼叫状态。当收到第1入局呼叫时,终端控制设备单元的存储单元就将第1入局呼叫的各个呼叫状态置于振铃状态。当对第1入局呼叫发出应答之前已经收到第2入局呼叫时,存储单元也将第2入局呼叫的呼叫状态置于振铃状态。当在任何一个处于振铃状态的终端控制设备单元发出一个应答时,则作出应答的那个终端控制单元的第1入局呼叫的呼叫状态就置于工作状态,而对其它几个处在振铃状态下的终端控制单元的第1入局呼叫的呼叫状态则复位。第2入局呼叫的呼叫状态仍然维持。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内容是,在具有由数字式用户专用线路将终端控制单元连接到一台交换机终端的交换系统内,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同时到达的多个呼叫进行控制的方法。每个终端控制设备单元包括一个第一判定单元和一个第二判定单元,第一判定单元决定终端是否是空闲;当第一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是终端不为空闲状态时,由第二判定单元决定入局呼叫终止状态是否已在进行之中,每个终端控制设备单元还包括一个执行单元,以执行与多个呼叫终端对应的过程。当上述第一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是终端不为空闲状态并且上述第二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是入局呼叫终止状态正在进行时,实行终止控制,从而向交换机送回一个振铃信号,同时通过执行上述入局呼叫过程,可将终端回答的接通信号送至交换机。
图1是解释应用本发明交换系统的示意方块图;
图2是终端连接顺序;
图3是现有技术中的终端控制设备单元终端操作的流程图;
图4是交换机终端操作流程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两个或多个呼叫同时到达的情况的解释;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终端控制设备单元的主要部分的方块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终端控制设备单元的终端操作流程图;
图8和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两个或多个呼叫同时到达的情况的解释;
图10是本发明接上数据流所采用的操作控制的解释。
在介绍最佳实施例之前,较详细地介绍一下现有技术以便于比较参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株会社,未经富士通株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3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乙烯醇缩丁醛的辐照降解工艺
- 下一篇:涤纶片基的亲水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