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钼酸盐电化学法金属表面发黑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85101608 | 申请日: | 1985-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1608A | 公开(公告)日: | 1986-10-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润建;莫金垣;黄前诲;陈治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机械厅 |
| 主分类号: | C25D9/08 | 分类号: | C25D9/08;C25D5/00 |
| 代理公司: | 广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谭文静 |
| 地址: |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钼酸 电化学 金属表面 发黑 工艺 | ||
本发明是关于金属表面处理的新工艺。
为了提高金属器件的防腐蚀能力,美化产品外观,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满足某些特殊器件表面消光性能的需要,往往需将某些金属器件表面处理成漂亮的黑色。目前在铜铁表面获得黑色膜层的方法有:钢铁/高温氧化(碱性发蓝);钢铁/中间层/黑铬、黑镍、染黑、黑油漆、黑纯化等。在这些获得黑色膜层的方法中,有的成本较高,工艺繁琐;有的耐腐蚀性能差,工艺不稳定;有的还需使用贵金属银,多数方法对环境造成污染。目前广泛使用的“碱性发蓝”法,除消耗大量能源并造成环境污染外,黑色复盖层的质量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尤其是生铁件,存在防锈力差,黑度不够(棕红到棕黑)等缺点。
特许公报昭48-27181提出电解钼酸铵在不锈钢表面获得黑色镀层,但前处理条件苛刻,要求在450℃下的重铬酸钾、重铬酸钠混合熔融体中获得中间层。用钼酸盐在生铁表面直接染黑(特许公报昭48-24138),需使用镍盐及剧毒的亚砷酸盐,溶液不稳定,获得的膜层附着力差,黑度也不理想。在所查阅的文献资料中,亦未见用于生产的实例报导。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本无毒、工艺条件较宽、电解液以钼酸盐为主盐的、在钢、铁等金属表面而获得色泽漂亮、结合力较好、具有一定防腐蚀能力的黑色膜层的方法。
1、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如下:
除油-热水洗-冷水洗-除锈-流动冷水洗-镀中间薄层锌(5~15分钟)-冷洗-弱腐蚀(1~3分钟)-冷洗-弱钼酸盐电解发黑(10~30分钟)-冷洗-无毒镀后封闭处理(浸于处理液3~10秒)-凉干-检查-
2、本发明的钼酸盐电解液配方及电解条件如下:
钼酸铵〔(NH4)6Mo7O24·4H2O〕
30~100克/L
添加剂:多羟基酸盐
10~100克/L
大分子表面活性剂
1~50mL/L
氨或碱金属盐
5~100mL/L
PH值
4.0~7.0
温度
15~40℃
阴极电流密度
0.01~0.8A/dm2
阳极
石墨板
3、本发明的钼酸盐电解液配制方法如下:
(1)用热水溶液钼酸铵,待冷却后加入添加剂多羟基酸盐,搅拌至完全溶解。
(2)加入添加剂大分子表面活性剂和氨或碱金属盐,充分搅拌,检查溶液的PH值,可用NH3·H2O或H2SO4调整。
4、本发明钼酸盐电解液的稳定性及杂质的影响:
本发明所使用的钼酸盐电解液相当稳定,使用半年以上性能无明显变化,在反应过程中,主盐M0O2-4不断消耗,当钼酸铵含量低于30克/L时,需补充加入钼酸铵,在电解中添加剂原则上不消耗。当PH大于7时,应加适量H2SO4调节。
但在发明中钼酸盐电解液不能引进大量诸如Cu、Pb、Fe、Sn及氢后的重金属离子,否则损坏黑钼层的稳定性以及使钼黑膜层产生灰暗的不良现象,在上述重金属离子含量不大于0.15%的情况下,仍能获得良好的黑钼膜层。
5、本发明钼酸盐电解发黑时温度的影响:
温度低于15℃,沉积速度过慢,镀层出现棕黑色,温度高于40℃时,阴极极化降低,沉积速度过快,镀层疏松,附着力差。溶液温度在15~40℃范围内,将获得色泽均匀,较细密和附着力较好的黑钼镀层。
6、本发明钼酸盐电解发黑时PH值的影响:
PH<4.0时,添加剂的作用大为减弱,但当PH>7时,阴极极化作用过强,膜层出现棕黑色。电解液的PH维持在4.0~7.0范围内,可获满意结果。
7、本发明钼酸盐电解液的添加剂:
钼酸盐电解液添加剂是本发明的关键材料。用单一钼酸盐溶液处理的器件,虽然获得黑色膜层,但经弯曲,折叠等试验较容易脱落,这表明它的附着力是比较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机械厅,未经广东省机械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1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