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包芯线用防堵塞下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321170319.X | 申请日: | 2023-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46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 发明(设计)人: | 戴笙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伟达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65/46 | 分类号: | B65G65/46;B07B1/04;B08B5/02;B01F27/114;B01F27/91;B01F33/40;C21C7/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知汇兴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712 | 代理人: | 张国权 |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芯线用防 堵塞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芯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包芯线用防堵塞下料装置,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以及位于下箱体内的搅拌装置和高压气泵,上箱体内壁形成有加料空腔,加料空腔贯穿上箱体,下箱体的内壁形成有下空腔,下空腔内设有锥形筒,锥形筒内壁形成有搅拌空腔,所述加料空腔连通搅拌空腔;所述搅拌装置可转动地设置在搅拌空腔内;所述高压气泵位于下空腔内,高压气泵的排气口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喷气管,第一喷气管贯穿锥形筒壁体并延伸至搅拌空腔内,所述上箱体的壁体内还安装有第二喷气管,第二喷气管贯穿上箱体的内外壁,第二喷气管一端连通加料空腔,第二喷气管另一端连通高压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芯线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包芯线用防堵塞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包芯线广泛应用于铸造行业,由带形钢带包卷冶炼材料制作而成,在炼钢或铸造的过程中将包芯线插入到钢水或铁水中,包芯线表皮熔化后冶炼材料会溶解并与钢水发生化学反应,进而有效的避免了冶炼材料与高温空气、熔渣之间的反应,防止消耗,提高了冶炼材料的吸收率,有效提升炼钢铸造产品的质量。目前包芯线内的冶炼材料通常由合金粉末混合制成,为保证吸收率,其粒径通常在0.001~0.1mm之间,这使得包芯线在制造过程中,容易产生粉尘污染,同时粉末状的冶炼材料容易吸附在下料装置的内壁上,难以去除,进而影响包芯线的生产质量,在潮湿的环境下,粉末状的冶炼材料还容易堵塞搅拌装置,进而影响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CN213507043U公开了一种卷线机的下料装置,包括用于下料的下料仓和用于将球化剂颗粒料填充到钢带中的出料装置,所述下料仓底部为下料端,下料端底部具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位于出料装置的进料口上方并与出料装置的进料口相通,所述下料端的下料口处设置有用于过筛球化剂颗粒料的筛网,所述筛网两端分别连接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有固定部,所述下料端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支撑固定部的支承板,所述筛网安装在下料端的下料口处时,所述连接板的固定部滑动支撑于支承板上。上述专利使粉末状的冶炼材料在下料及填充的过程中更加均匀稳定,进而减少了堵塞风险,但是对于吸附在下料装置内壁上的冶炼材料难以去除。
因此提供一种包芯线用防堵塞下料装置,防止粉末状的冶炼材料吸附在下料装置的内壁上,减少堵塞风险,提高下料的均匀性与生产的稳定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做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芯线用防堵塞下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粉末状的冶炼材料在下料过程中容易发生吸附、堵塞等问题,影响包芯线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芯线用防堵塞下料装置,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以及位于下箱体内的搅拌装置和高压气泵,上箱体内壁形成有加料空腔,加料空腔贯穿上箱体,下箱体的内壁形成有下空腔,下空腔内设有锥形筒,锥形筒内壁形成有搅拌空腔,所述加料空腔连通搅拌空腔;所述搅拌装置可转动地设置在搅拌空腔内;所述高压气泵位于下空腔内,高压气泵的排气口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喷气管,第一喷气管贯穿锥形筒壁体并延伸至搅拌空腔内,所述上箱体的壁体内还安装有第二喷气管,第二喷气管贯穿上箱体的内外壁,第二喷气管一端连通加料空腔,第二喷气管另一端连通高压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上箱体呈内部中空的方形壳状结构,所述下箱体呈一面开口的方形壳状结构,下箱体螺纹连接在上箱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筒呈内部中空的锥形筒状结构,锥形筒一端抵接上箱体底面并连通加料空腔,锥形筒另一端贯穿下箱体底面并连通下箱体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筒位于下箱体底部的端口为下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端部可拆连接有调节头,调节头位于锥形筒的下料口处,调节头与锥形筒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上箱体上位于加料空腔内可拆连接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的过滤孔径为0.05~0.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伟达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伟达合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11703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末涂料的调色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的产科用助产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