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沥青混合料的自动添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320910033.4 | 申请日: | 2023-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410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殷新红;王卫星;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路得沥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9/02 | 分类号: | E01C19/02;E01C19/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聚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9 | 代理人: | 徐红洋 |
地址: | 222341 江苏省连云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混合 自动 添加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自动加料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沥青混合料的自动添加系统,包括皮带上料机、分散装置、螺旋输送机、缓存料仓、空压机和搅拌混合装置;在缓存料仓的出料口上连通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的出料端连通设置有输送管;输送管的一端与空压机的出气口连通;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搅拌混合装置的进料口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搅拌混合装置在对沥青加热过程中散发出来的热量进行吸收,在外部增加了一层防护层,避免出现烫伤工人的情况;并在空压机工作时为其提供热空气,避免吹入搅拌混合装置的冷空气使得正在混合搅拌的沥青出现部分凝固、流动性降低的情况,保证沥青混合搅拌速率,降低对能源的消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加料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沥青混合料的自动添加系统。
背景技术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以其优良的抗车辙性能和抗滑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已经成为高等级公路建设首选的路面材料之一;SMA是一种由沥青结合料、纤维稳定剂、矿粉及少量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填充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间隙而组成的沥青混合料。
其中纤维稳定剂在SMA沥青混合料中具有增粘(加筋)、分散、稳定、吸附及吸收自由沥青的重要作用;而木质纤维素是天然木材经过化学处理得到的有机纤维,是SMA最常用的纤维稳定剂;现有的SMA沥青混合料中的木质纤维的含量较少,因此常用的木材纤维添加方式一般采用人工添加;但采用人工添加的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SMA沥青混合料在混合搅拌的时候,温度高达200℃左右,人工添加木质纤维极易被烫伤,存在安全隐患;2、人工添加木质纤维极易出现投放分散不均匀,进而导致SMA沥青混合料拌和效果不佳;所铺筑的路面表面容易出现油斑等现象,存在质量隐患;3、人力投放连续性不强受干扰因素较大,很容易中断供料或等待供料,降低拌合效率,影响施工进度。
现有授权公开号为CN212771834U的一种沥青混合料的自动添加系统(如图5-7所示),皮带上料机、分散装置、螺旋输送机、缓存料仓、空压机和搅拌混合装置;在缓存料仓的出料口上连通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的出料端连通设置有输送管;输送管的一端与空压机的出气口连通;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搅拌混合装置的进料口连通。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木质纤维均匀分散,可定量的添加木质纤维,计量准确,使得SMA沥青混合料拌效果好,避免后期出现公路表面出现油斑等质量问题,保证了公路路面的质量;同时提高了木质纤维的投料效率,保证了公路施工的进度;无需再人工添加,进而避免了出现人员烫伤的问题,保证了施工安全。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虽然空压机将木质纤维吹送到搅拌混合装置中,无需在人工添加,进而避免了出现人员烫伤的问题,保证了施工安全,但是,在吹送过程中,伴随木质纤维随从进搅拌混合装置是冷风,而吹出的是含有大量热量的热风,这就导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空压机容易对沥青、搅拌混合装置进行降温散热,导致搅拌混合装置内部温度降低,沥青容易凝固、流动性变差,使得沥青混合料拌混合效果和效率下降,为了保证进搅拌混合装置内部的温度需要再次进行加热,能耗增加混合时间变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搅拌混合装置中散发的热量再次应用的沥青混合料的自动添加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沥青混合料的自动添加系统,包括皮带上料机、分散装置、螺旋输送机、缓存料仓、空压机、搅拌混合装置、皮带输送机、重力传感器、料斗、出料阀、料位传感器、电磁阀、控制器、出料管,输送管。
所述搅拌混合装置包括搅拌筒,所述搅拌筒外部罩设有隔热罩,所述隔热罩顶部固定有锥形罩,所述锥形罩上固定有贯穿有进料斗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远离锥形罩的一端固定有抽风槽,所述抽风槽的出气口设置有空气加热器。
所述搅拌筒外壁与隔热罩内壁之间形成隔热腔,所述隔热腔内部设置有套设在搅拌筒外部的吸热管,所述吸热管呈螺旋状环绕设置;所述吸热管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均贯穿隔热腔且延伸至隔热腔外部,所述吸热管位于隔热腔外部的一端贯穿锥形罩且与抽风槽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路得沥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路得沥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9100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