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冲击波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320736340.5 | 申请日: | 202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84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胡军;夏允辰;宋精忠;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赛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M25/10;A61B1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雪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波导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击波导管,涉及医疗介入器材技术领域,通过在外管的侧壁上开设呈长条状的滑动槽,电极对构件的一端通过第一金属丝固定在外管的外壁上,电极对构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金属丝穿过滑动槽与内管的外壁连接,且由于外管套设于内管,内管可在外管内自由移动,移动过程中带动金属丝弯曲,即可根据血管尺寸及病变情况调节金属丝弯曲,从而调节电极对构件与血管壁之间的距离,且无需设置球囊,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冲击波导管无法自由改变电极相对于血管壁之间的位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介入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冲击波导管。
背景技术
在心血管钙化疾病的治疗中使用到的冲击波导管,冲击波导管用于扩张病灶,并恢复正常血流。
传统的冲击波导管包括球囊和一对或若干对放电电极来构成一套冲击波发生器装置,电极通过连接器连接到高压脉冲电源主机,当球囊被放置在血管中的钙化病灶处,系统通过施加高压脉冲使电极对产生冲击波,冲击波可以选择性地破坏血管壁中的钙化斑块,同时避免对血管壁造成损伤。
但是,传统的冲击波导管中电极安装在球囊的内管中,球囊的充盈并不会改变电极的位置,无法自由改变电极相对于血管壁之间的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波导管,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冲击波导管无法自由改变电极相对于血管壁之间的位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击波导管,包括:外管、内管和电极对构件;
所述外管上设置有呈长条状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从所述外管贯穿至另一侧;
所述内管穿设在所述外管内腔中;所述电极对构件的一端通过第一金属丝与所述外管连接,所述电极对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金属丝连接,所述第二金属丝穿过所述滑动槽与所述内管连接;
相对所述外管移动所述内管,可通过所述第一金属丝和第二金属丝调节所述电极对构件沿冲击波导管径向的扩张位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电极对构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容器主体;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容器主体内,所述第一金属丝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所述第二金属丝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所述容器主体内设置有导电介质,经第一金属丝和第二金属丝向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高压脉冲电源时,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产生冲击波能量,并通过所述导电介质向外传递。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外管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金属丝。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内管的外壁沿着径向延伸形成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金属丝,且所述第二固定件配置为能够沿所述滑动槽滑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冲击波导管还包括第一电极导线;
所述第一电极导线设置于所述外管管壁内或设置在所述外管的内壁与所述内管的外壁之间,且所述第一电极导线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金属丝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外管的外壁设置有第一电极接口,所述第一电极导线可经所述第一电极接口与外部高压脉冲电源电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所述冲击波导管还包括第二电极导线;
所述第二电极导线设置于所述内管内,且所述第二电极导线穿过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二金属丝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赛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赛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7363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合软瓷材料的轻质板
- 下一篇:一种影像科用观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