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介质分流组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717820.7 | 申请日: | 202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83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展宇;孙佳伟;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柏群精密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3/01 | 分类号: | F17D3/01;F17D1/08;F17D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凯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7 | 代理人: | 郑新军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质 分流 组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制药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介质分流组件结构,包括分流板,所述分流板的正面设有同排分布的进液孔、第一分流孔、第二分流孔,分流板上位于进液孔的下侧同列分布有出液孔,分流板上位于第一分流孔的下侧同列分布有第一回流孔,分流板上位于第二分流孔的下侧设有第二回流孔;所述进液孔的内端通过第一通道与第一分流孔的内端连通,所述分流板的背面设有与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一导流孔、与第二分流孔连通的第二引流孔,所述分流板的背面设有用于连接第一导流孔、第二导流孔的电控阀;所述出液孔、第一回流孔、第二回流孔的内端均通过第二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将多组管路集成在一起,易于安装和检修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制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介质分流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生物制药行业,各种生物制药设备在细胞或者微生物的培养、生长、分裂过程中需要控制适宜的温度。当温度过高的时候,需要对设备的容器进行降温,降温介质通常采用冷却水、低温乙二醇等,由于生物制药设备内部通常设置多个独立的容器,这就需要多组冷却管路,而且有的冷却循环需要进行控制,而有的冷却循环为常开状态,管路布置复杂的分布在生物制药设备中,不利于安装以及检修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将多组管路集成在一起、易于安装和检修维护的介质分流组件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介质分流组件结构,包括分流板,所述分流板的正面设有同排分布的进液孔、第一分流孔、第二分流孔,分流板上位于进液孔的下侧同列分布有出液孔,分流板上位于第一分流孔的下侧同列分布有第一回流孔,分流板上位于第二分流孔的下侧设有第二回流孔;所述进液孔的内端通过第一通道与第一分流孔的内端连通,所述分流板的背面设有与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一导流孔、与第二分流孔连通的第二引流孔,所述分流板的背面设有用于连接第一导流孔、第二导流孔的电控阀;所述出液孔、第一回流孔、第二回流孔的内端均通过第二通道连通。
进液孔、出液孔分别通过管路接入外部的冷却液供给系统中,第一分流孔、第一回流孔接入制药设备中的续冷却容器中,第二分流孔、第二回流孔接入制药设备中的调控温度容器中,通过电控阀可以控制第二分流孔中冷却介质的通断。该种介质分流组件将六组管道集成在一起,且通过合理布置,使得整体安装、维护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进液孔、出液孔、第一分流孔、第一回流孔、第二分流孔、第二回流孔的外端均设有管接头。管接头便于和管路快速连接,使用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道的内端封闭,第一通道的外端与分流板的侧面贯通,所述第一通道的外端设有液压传感器,所述液压传感器将所述第一通道的外端封闭。液压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冷却介质的压力,以保障系统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通道的内端封闭,第二通道的外端与分流板的侧面贯通,第二通道的外端设有堵头;所述分流板的侧面还设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二分流孔、第二引流孔均与第三通道连接,所述第三通道的外端也设有堵头。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的外端与分流板的侧面贯通,便于机械加工;同时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以及相应的孔被堵塞时,可以打开堵头进行清理。
作为优选,所述的分流板由热塑性树脂材料制成。分流板背面(带电控阀的一面)安装在电气控制箱内,分流板的正面朝外,冷却液进入分流板(现有的分流板通常采用不锈钢、铝合金等)时,会在分流板表面产生冷凝水,冷凝水进入电气控制箱内容易造成短路;而本结构中分流板采用热塑性树脂材料制成,能有效的减少或防止冷凝水的产生,使得使用更加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的分流板呈长方体结构,分流板的四个角上均设有安装孔。
因此,本实用新型将多组管路集成在一起,易于安装和检修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柏群精密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柏群精密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7178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带顶升系统的数字钢支撑活络端
- 下一篇:一种公路拓宽土工格栅固定装置